81高血压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堪称“无声杀手”,会在无声无息间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那么关于高血压你知道多少呢?
1.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产生的压力长期超出正常范围。高血压是我国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并且高血压的发病具有极强的隐匿性,很多患者在没有症状下就会患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等不典型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视。
2.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高血压会危害心脏健康。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承受更大压力,增大心脏负担,长期血压高会造成心肌肥厚,损伤心脏功能,还有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同时高血压会加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
其次高血压会危害脑部健康。高血压对脑血管的损害很大,长期高血压会造成脑部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增加脑血管脆性,容易引起脑血管破裂。脑卒中是高血压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脑卒中,轻则引起语言障碍、肢体偏瘫等后遗症,重则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此外,长期高血压还会诱发脑小血管病,引起步态异常、认知功能减退等,危害患者身心健康。
此外高血压还会损害肾脏健康。高血压有可能造成肾小球微血管损伤、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功能衰退,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肾衰竭需长期接受透析治疗。有不少患者觉得长期吃降压药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但高血压对肾脏的损伤更严重,而规范用药更多的是对肾脏进行保护。
高血压还会引起血管危机。高血压会对全身血管造成破坏,血管长期承受高压,容易造成血管内皮受损,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严重时,过高压力血流还有可能剥开主动脉管壁,引起主动脉夹层,处理不及时具有极高的死亡率。
最后高血压还有可能引起眼底病变。高血压会造成眼底血液视网膜动脉出现硬化、狭窄,引起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血压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还有可能引起眼底动脉破裂,造成眼底大出血,甚至是失明。
3. 如何防治高血压
一是积极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首先要保持饮食合理,减少钠盐摄入量,控制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尽量不吃腌制食物、咸菜、加工类食物,可适当补充富含钾、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等。保持低脂饮食,少吃油炸类食物及动物脂肪,可多吃鱼油、食用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其次要坚持体育锻炼,每日可进行不少于30min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太极拳等,每周进行2次力量训练。此外要注意戒烟限酒,每日保持休息良好,不过度劳累,不熬夜;保持健康心理,减轻精神压力,可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玩游戏等方式放松心理。
二是定期体检。在实际中,为更好的预防高血压,需要坚持定期体检。定期测量血压可及早发现高血压,尤其是高风险群体,如中老年群体、情绪易激动者、有高血压家族史、工作及生活压力过大、摄入盐量过高、超重及肥胖群体、长期吸烟饮酒者,需定期观测血压变化,争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此外对高血压群体,也要坚持定期体检,便于医生掌握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评估是否有潜在并发症,方便调整治疗方案。
三是科学治疗。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所致的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血管狭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等,纠正病因后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完全治疗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轻度血压升高(高血压病1级),优先选择通过饮食、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效果不好可按医嘱用药;2级及以上高血压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合并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除控制血压之外还需治疗高血压的并发症。
总之,高血压发病虽然隐匿,但高血压并非不可防、不可控,通过积极了解高血压,掌握高血压危害,规范治疗,并积极预防,可以更好的保护身心健康,远离高血压这个“无声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