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每年体检,有些青少年也有脂肪肝,不止是肥胖的人,还有一些清瘦的人也在体检中查出了脂肪肝。很多人对脂肪肝带来的危害具体影响并不了解。由于该病进展较慢,早期没有什么症状,肝功能也大多正常,因而不把脂肪肝当回事。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囤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太胖了,肝细胞里面都是“油珠珠”!初期脂肪肝不痛不痒,很多人不在乎,但其实它的危险并不小。
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可以经过四步,转化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最新研究表明,脂肪肝也有可能跳跃式发展。16%的肝癌由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转变而来,也就是说,单纯性脂肪肝或者脂肪性肝炎可能不需要四步,而直接发展成肝癌。
脂肪肝和糖尿病,也是难兄难弟。得了糖尿病的人,患脂肪肝的几率更高,而且更容易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意味着更容易转化为肝癌。而且脂肪肝病人患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并且治疗会更困难。脂肪肝病人中,需要对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评估,心血管疾病是脂肪肝病人的首要死亡原因。脂肪肝还常常伴发多种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脂肪肝的病因及症状表现有哪些
1.一般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前者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酒精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抑制脂肪酸氧化,导致脂肪堆积。戒酒为核心治疗手段。后者与代谢异常相关,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最新国际指南建议使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替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更准确反映与代谢紊乱的关联。MAFLD的诊断需符合以下条件:超重、肥胖、Ⅱ型糖尿病或存在代谢功能障碍(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2.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的范围,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或仅有疲乏感。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无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也常有舌炎、皮肤瘀斑、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患者也会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重度脂肪肝患者还会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
“瘦人”为什么也有脂肪肝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脂肪肝是肥胖人群的专属疾病,但事实上,很多瘦人也会得脂肪肝。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脂肪肝的形成并非只与肥胖有关。虽然肥胖人群患脂肪肝的比例较高,但瘦人如果有血脂、血糖代谢紊乱,或者存在营养不良(导致脂蛋白分泌不足,脂肪酸转运异常)、过度饮酒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脂肪在肝脏中堆积,从而形成脂肪肝。所以脂肪肝不是胖人的专利,体型正常的人和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为何脂肪肝年轻化
大数据显示,当代年轻人有太多的不良习惯,容易引起脂肪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饮食习惯:许多年轻人偏爱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快餐和零食,而忽视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这种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进而引发脂肪肝。
2.缺乏运动:现代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上班时间忙,喜欢久坐久躺,往往缺乏充足的运动,这会导致身体代谢减慢、脂肪堆积,从而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
3.过度饮酒:酒精摄入过多是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年轻人在社交、聚会等场合往往容易饮酒过度,长此以往,酒精会对肝脏造成损伤,进而导致脂肪肝。
4.熬夜休息不足:肝脏作为人体的解毒器官,其清除毒素的时间一般在夜里23:00~1:00。当代年轻人习惯加班熬夜或通宵玩耍,使肝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量来参与代谢、解毒工作,导致肝细胞的长期损害,引发脂肪肝。
5.压力过大:现代社会中,年轻人面临着升学、就业、家庭等多重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肝脏功能,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
对于确诊的脂肪肝,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为了预防脂肪肝,年轻人应该积极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限制酒精摄入,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并学会调节压力,以保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