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热不退警惕喉炎风险

儿童高热不退警惕喉炎风险
作者:岳小蓉   单位:四川省巴中市中医医院(巴州区人民医院)
13067

每年流感季来临,儿童因免疫力低下、气道狭窄等特点,更容易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甚至诱发急性喉炎。喉炎发作进展快、风险高,如不及时识别和干预,可能危及呼吸安全。因此,家长需了解喉炎的预防与应对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儿童高热不退为什么容易患喉炎

流感季节儿童高热不退容易患喉炎,主要与流感病毒对呼吸道的侵袭特点及儿童解剖生理结构有关。流感病毒感染后可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增多,儿童喉部气道狭窄、黏膜疏松且免疫力尚未完全成熟,更易出现声门区水肿。当高热持续存在时,体内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气道黏膜通透性增加,使喉部肿胀迅速加重,从而诱发急性喉炎。

喉炎与普通发热的区别

发热特点——普通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使用退热药或休息后体温可逐渐下降;喉炎:体温常可达39℃以上,退热药效果差,且症状在夜间容易加重。

咳嗽表现——普通发热:多表现为轻度干咳或咳痰,不会影响呼吸;喉炎:咳嗽呈“犬吠样”(声音粗糙低沉,类似狗叫),夜间更明显,是喉头水肿的典型信号。

声音变化——普通发热:嗓音基本正常或仅轻度嘶哑,不影响正常说话;喉炎:声音明显嘶哑,甚至失声,因炎症直接累及声带所致。

呼吸困难——普通发热:无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正常;喉炎:可能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喉鸣音;严重时可见“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明显凹陷),提示病情危重。

儿童喉炎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预防儿童喉炎首先要从减少呼吸道病毒感染入手。家长应在流感季为符合条件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或触摸口鼻,并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以减少交叉感染。流感高发期间应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良的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同时,家庭内要注意环境通风,每日开窗换气2-3次,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毒在封闭空间内的传播机会。

适宜的室内环境对预防喉炎至关重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能有效缓解儿童呼吸道干燥,降低喉部炎症发生的可能性,建议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放置清水容器以提高湿度。同时要避免接触二手烟、灰尘及刺激性气味,这些因素可直接刺激喉部,加重炎症反应。生活习惯上,家长应督促孩子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特别是在气温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导致上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家长应掌握儿童喉炎的早期信号,如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和高热不退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需高度重视。应在家中备有基础的退热药物和体温计,及时测量和记录孩子的体温变化,观察有无呼吸困难或“三凹征”出现。对于有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患儿,家长应提高警惕,一旦症状短时间内迅速加重,应立即送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当孩子出现高热时,应首先采取物理降温(温水擦拭、前额冷敷等),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退热药物,切勿自行过量用药。保持孩子半坐位或抱起时让其上身抬高,可缓解喉头水肿引起的呼吸不畅。注意让患儿少哭闹,避免情绪激动导致呼吸道痉挛加剧。若出现呼吸急促、喉鸣音明显或发绀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送医途中保持气道通畅,并避免进食,以防呛咳窒息。

当儿童喉炎症状明确或病情危重时,应立即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采用雾化吸入(如糖皮质激素)等方法缓解喉头水肿,必要时给予吸氧或住院观察。家长切勿自行使用抗生素或含激素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完成全疗程,避免擅自停药,同时保持安静环境、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喉部炎症恢复。

2025-08-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