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术后如何正确护理及防范复发

疝气术后如何正确护理及防范复发
作者:​李晓红   单位:仁寿县禾加镇卫生院(仁寿县第五人民医院)
10535

李晓红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腹壁疝气,它通常表现为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穿透腹壁的薄弱部位,形成可触及的肿块。手术治疗是疝气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术后护理对于恢复和防止复发至关重要。良好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大大降低疝气复发的风险。本文将详细探讨疝气术后的正确护理方法以及如何防止其复发。

疝气术后的基本护理要求

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疝气患者常见的困扰,适当的疼痛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能促进术后早期活动的恢复。术后初期,患者可能会感到伤口周围的疼痛和不适,这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药物进行缓解。随着疼痛的逐渐减轻,可以逐步减少药物的使用,并通过热敷、冷敷等物理疗法来辅助疼痛管理。适当的疼痛缓解还能够让患者更容易进行深呼吸、咳嗽等预防并发症的动作,有助于肺部健康。

伤口护理

伤口护理是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科学的伤口管理能够显著减少感染风险并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术后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天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确保没有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在术后48小时内,应避免伤口接触水,以免水分进入伤口引发感染。在愈合过程中,若发现伤口有异常反应,如红肿、流脓等,应立即就医处理。穿戴医生建议的腹带不仅有助于提供伤口区域的支持,减轻腹壁压力,还能有效降低术后疝气复发的风险。

恢复期的运动限制

术后患者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增加腹腔内的压力,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术后初期,尤其是在前几天,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任何会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医生通常建议患者在术后的前两周内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或突然弯腰等动作,以防止伤口张开或腹腔压力过大。随着康复进程的推进,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过快恢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或损伤。

疝气术后的并发症防范

感染预防

疝气手术后,术后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手术部位出现炎症反应时。为了减少感染风险,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在术后的前几天。医院在术前会采取无菌操作,减少术后感染的可能性,而术后患者自己也需要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伤口接触脏物。在术后初期,避免过度剧烈运动以及让伤口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过长,有助于减少细菌入侵的机会。

便秘防治

术后便秘常常是由于手术后的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对肠胃的压力所致。缺乏足够的运动量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容易使肠道蠕动减缓,导致便秘。为了有效预防便秘,患者不仅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还应增加膳食中纤维的比例,保证每天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患者应避免久坐不动,通过适量的步行或轻度活动来促进肠道的正常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避免用力过度排便,以免给术后恢复带来额外压力。

血栓形成的防范

血栓是疝气手术后另一种需要关注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或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由于手术后患者的活动量减少,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导致血液淤积,从而形成血栓。为此,术后患者应在医嘱下进行适当的抗凝治疗,使用弹力袜或进行下肢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防止血液黏稠度过高。随着恢复的推进,患者应尽量早期起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结语

疝气手术后的护理不仅仅是恢复期的物理治疗,更涉及到全面的身体调理与预防措施。术后的正确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避免疝气复发。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疼痛管理、伤口护理以及适当的恢复期活动。合理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感染、便秘和血栓等,也是保持术后健康的重要步骤。通过良好的术后护理,患者能够更快恢复并保持长期的健康状态。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