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为自己体重超标和健康隐患感到担忧,有的人明明控制饮食,总觉得体重降不下来,还可能变得更重。其实可从中医学发现全新的解读视角,那便是要先了解个人体质,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辨体调理,让每个人以恰当的方式控制体重。本文详细介绍这种独属于中医的个性化减肥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困扰于“少吃也胖”的朋友减少迷惑。
一、初步体质辨识:认识自己的体质
中医主张,不同的身体差异很大,因此造成肥胖的内在因素不能都一概而论,目前常见有几种体质,如痰湿体质、阳虚体质等。痰湿体质的人表现为身体湿气多,易出现脂肪囤积等情况;阳虚体质的人则表现为阳气亏虚,身体发冷,更容易出现虚寒型肥胖。
为了准确辨识体质,中医医师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从而做出综合判断。
中医将肥胖患者体质大致分为:痰湿体质(喝水都胖,易浮肿)、阳虚体质(怕冷乏力,代谢低下)、湿热体质(满面油光,易生痤疮)、气郁体质(压力胖,易反弹)。有项医学研究发现,肥胖患者中以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占比较高。
二、饮食方案:因人而异,科学搭配
在体质辨识的基础上,中医会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以痰湿体质为例,建议多进食健脾利湿的食物,例如红豆、薏米及冬瓜等,避免过多摄入油腻食物、甜食。气虚体质者则需注重补气养血,可适量摄入党参、黄芪及大枣等;阳虚体质者建议多进食温补类食物,例如生姜、羊肉及桂圆等。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的均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种饮食观既注重营养均衡,又兼顾食物的温凉寒热属性。通过合理搭配,既能满足自身营养所需,还可达到减重的效果。
三、临床干预:针灸、理疗、拔罐等多管齐下
在饮食调整的基础上,中医还会运用针灸、理疗、拔罐等多种手段进行临床干预。
针灸: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功能。如针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调节胃肠神经功能,抑制胃酸分泌,减少饥饿感,控制食物摄入量。
理疗:运用光、电、热等多种物理手段作用于身体表面,有效带动身体某处的血流速度,强化人体各部分的新陈代谢进程,这一过程可促使脂肪瓦解、废物有效排出。
拔罐:运用负压原理促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从而让局部血液流速明显提升,加快机体湿气排出速度,逐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刮痧:通过刮痧板作用于皮肤表面,能直接疏通经络,调和周身气血,促使身体内部毒素、废物等排出体外,可以起到辅助减重的作用。
埋线:通过辨证取穴,将可吸收的羊肠线埋入穴位,经持续局部刺激,发挥长时间调理身体的作用,以此辅助减重。
四、中药调理:中药材助力减重
除上述中医适宜技术外,中药材也可以在中医减重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作为常见中药材,土茯苓的功效是健脾胃、利湿解毒。取30克至50克土茯苓,每天煮水2000 mL,代茶饮,能有效帮助排出身体内部的湿气,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在煮水时可加入10克荷叶(煮20分钟)、5克陈皮(最后5分钟加入),前者能激活体内脂肪酶的活性,后者可发挥健脾理气、防腹胀的作用。然而,中药调理需依据个人体质、身体症状等进行实时调整,切不可盲目搭配中药服用。
五、案例分享:见证中医减重的效果
案例一:张女士,痰湿体质,体重长时间难以控制。经过中医的体质辨识之后,为其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个体化饮食方案,后联合拔罐、针灸等中医手段进行有效干预。三个月过去了,张女士的体重成功减轻15斤,身形也变得苗条一些。
案例二:李先生,气虚体质,容易疲倦无力,且体重也逐渐增加,难以控制。接受中医调理,李先生开始补气养血,并辅以中药调理,坚持身体锻炼。六个月后,其体重逐渐减轻,且日常精神也得到明显改善。
六、结语
减重是让自己的身体回归原有的新陈代谢秩序,通过中医这套个体化、定制化减重方案,可帮助更多的“少吃也胖”者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身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