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期便秘防治小妙招

孕产期便秘防治小妙招
作者:骆春梅   单位: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371

孕产期便秘是常见问题,影响可大可小,孕期便秘轻者表现为腹痛、腹胀,重者会导致肠道梗阻,甚至引起早产,危及母婴健康;产褥期便秘影响产妇的舒适度,还可能影响患儿母乳摄入的安全性。 

孕产期便秘的主要原因

激素变化: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肠道肌肉松弛,蠕动减慢。子宫增大:压迫肠道,影响正常蠕动。铁剂补充:孕期补铁可能导致便秘。活动减少:孕期和产后活动量减少影响肠道功能。饮食改变:孕期食欲和饮食习惯变化可能影响排便。心理因素:孕期焦虑和产后抑郁可能影响肠道功能。

孕产期的饮食指导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推荐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全谷物类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糙米、玉米),每日150g;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胡萝卜),每日500g;水果(如:带皮苹果、梨、香蕉、猕猴桃、西梅),每日450g;豆类(如:黄豆、黑豆、红豆、鹰嘴豆),每日50g;坚果(如:亚麻籽、奇亚籽、杏仁、核桃),每日15g。注意:增加纤维摄入应循序渐进,突然大量增加可能导致腹胀。同时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2.充足水分摄入。水分不足会加重便秘,建议:每日饮水量1.5~2升(除非有医学禁忌);晨起空腹喝一杯温水可刺激肠道蠕动;可适量饮用温热的蜂蜜水(妊娠糖尿病患者慎用);限制咖啡因饮料摄入,因其可能导致脱水。

3.有益肠道菌群的食物。益生菌和益生元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酸奶、发酵乳制品(选择低糖或无糖);泡菜、酸菜等发酵蔬菜;味噌、纳豆等发酵豆制品;香蕉、洋葱、大蒜等富含益生元的食物。

孕产期的生活习惯调整

1.规律运动。适当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孕期:每天30分钟温和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产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简单的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注意:运动前应咨询医生,特别是存在高危妊娠因素或产后恢复不佳者。

2.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尝试排便,最好在晨起或餐后;有便意时不要忍耐,及时如厕;排便时保持正确姿势(可垫高双脚使膝盖高于臀部);避免长时间蹲坐,每次不超过5分钟。

3.心理调节。压力和焦虑可能加重便秘: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保证充足睡眠;与家人朋友交流,缓解心理压力。

孕产期的药物使用选择

1.安全使用的缓泻剂。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以下安全药物:容积性泻药(欧车前、甲基纤维素),需配合大量饮水,起效慢(1~3天);渗透性泻药(乳果糖、聚乙二醇),安全有效,适合长期使用;润滑性泻药(甘油栓剂),适合短期使用,应急效果好。

2.需谨慎使用的药物。刺激性泻药:番泻叶、比沙可啶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盐类泻药:镁剂等,可能影响电解质平衡。矿物油: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重要提示:任何药物使用前必须咨询医生,特别是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自行用药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特殊情况

1.补铁引起的便秘:与医生讨论是否需要调整铁剂剂量或更换剂型;铁剂可与果汁同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与钙剂、奶制品同服,影响铁吸收。

2.产后便秘:会阴伤口疼痛可能导致排便恐惧,可咨询医生使用止痛药;剖宫产术后肠蠕动恢复慢,可早期床上活动促进恢复;注意补充水分,特别是哺乳期妇女。

何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1.便秘持续超过1周,自我调理无效;2.伴有严重腹痛、呕吐;3.粪便带血或黑色柏油样便;4.体重无故下降;5.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总结:孕产期便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良好生活习惯来维持正常排便功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