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术后 导尿管的家庭护理指南

泌尿外科术后 导尿管的家庭护理指南
作者:高丽   单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48

各位刚经历过泌尿外科手术、带着导尿管回家的患者及家属们,是不是对导尿管的护理有一定的疑惑,既担心护理操作不当影响恢复效果,又对如何正确管理导尿管感到无措?作为一名每天与导尿管打交道的泌尿外科护士,我将把导尿管家庭护理的要点给大家讲明白。

首先,可不能把术后留置的导尿管看成是一种负担,它是能够顺利帮咱们排出尿液,让膀胱和尿道得到充分休息的大帮手,但如果护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导管堵塞、感染等各种麻烦事,由此耽误了康复的进度,所以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展开介绍如何正确护理导尿管,让大家少走弯路。

保护导尿管,确保通畅性

导尿管就是一条引流尿液的小水管,在固定好且通畅的情况下,尿液才能顺利排出去,尿道也不会受额外伤害。一方面,患者和家属都需要定时观察尿液的引流情况,每天多看看管子有没有被压到或折叠的情况,比如患者在翻身时要避免不小心拉扯到导管,坐起来时也别让导管绕得太乱,要是突然发现尿流变慢、甚至没尿了,先别着急,可以先检查导管是不是出现折叠、受压的状况了,若是调整姿势后还没有改善,那就马上联系医生;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妥善固定导管,一般在出院的时候护士会把导管固定在大腿内侧,但在家庭护理时也要常看看胶带是否松动,固定时别太紧,不然不仅会感到勒,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当然也不能太松,否则一活动就会晃动;还要记住避开伤口的位置,保证在患者走路、翻身时不被硌到、拉扯到。

关注尿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尿液的颜色、性状、量等变化,能够反映出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正常来说,患者刚手术后尿液可能会有点红(带点血),而之后就会慢慢变成淡黄色清亮液体,就像平时喝水多的样子,而成人一天的尿量大概是2瓶普通矿泉水(约1000-2000毫升),家属可以准备一个专用量杯每天记录患者的尿量情况,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如果患者的尿一直呈红色、甚至还有血块,说明可能还在出血;或是尿液变得浑浊而且闻着有臭味,大概率是被感染了;还有尿量突然变少、甚至没尿,可能是导管堵塞或是肾功能出了问题;还有尿液里出现大量泡沫,长时间不消散,需要留意是不是蛋白尿;总之,只要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就千万别拖延,应立即去医院。

清洁到位,预防感染

可每天用温水清洗2次尿道口及周围皮肤,而女性患者在清洗时需从尿道往肛门方向擦拭,男性则要注意清洁包皮内侧,防止包皮垢堆积引发感染;待清洗完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干燥;同时,需要定期更换集尿袋,普通集尿袋大约1-2周换一次,而抗反流的集尿袋需每周换一次,在换集尿袋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先关闭导管夹,再取下旧的集尿袋,用碘伏消毒导管末端接头,再接新的集尿袋,最后打开夹子,旧集尿袋应密封好后再丢弃,以避免污染环境。

了解异常情况,掌握应急方式

不过,在家庭护理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因此患者及家属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异常情况和应急处理方法,以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应对,例如,如果出现导管脱落的情况,先不要惊慌,让患者平躺下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住尿道口防止尿液外流污染皮肤和衣物,然后立即联系医生或直接去往医院,让专业的医护人员重新留置导尿管;若是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这可能是泌尿系统早期感染的表现,应及时就医,同时可以多喝水,通过增加尿量冲洗尿道,以缓解不适;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腹部胀痛、尿液从导管周围溢出来的情况,这大概率是导管出现了堵塞,或者是膀胱痉挛所引起的,这时候可以轻轻按摩下腹部,用温毛巾敷一会儿,如果疼痛、漏尿的情况仍未缓解,则需要及时联系医生。

2025-09-25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