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来袭,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基孔肯雅热来袭,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作者:唐红霞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
2688

夏日的热浪中,蚊虫滋扰格外令人心烦。但比瘙痒更需警惕的,是一种以蚊子为"帮凶"的潜在威胁——基孔肯雅热。这种陌生的疾病并非遥不可及,近年来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东南亚、非洲、美洲)频频现身。据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显示,2025年7月,我国广东省佛山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传播。面对这一健康威胁,掌握科学防护知识至关重要。

认识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潜伏期通常为2至7天。急性期的表现为突然发热、关节痛;多数的患者在发病后2~5 天,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数天后皮疹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其他常见的体征和症状包括头痛、肌肉痛、结膜炎、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

基孔肯雅病毒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它的扩散完全依赖蚊子媒介,主要传播者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人后,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引发感染。健康人若被感染期患者“喂养”的蚊子叮咬,该蚊子即可携带病毒并继续传播。伊蚊主要在白天活动并叮咬人,尤以清晨和傍晚为高峰。

基孔肯雅热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主要包括缓解关节痛和发热,以及物理降温、补液、休息等措施。

基孔肯雅热,预防是关键

1.个人防护,拒蚊虫于身外

物理屏障:安装纱窗纱门,确保完好无损。睡觉时使用蚊帐。

正确穿着: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浅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防蚊:在暴露的皮肤或衣物上涂抹(喷洒)有效驱蚊剂。使用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伊默宁、柠檬桉树油成分的驱蚊剂,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使用(注意婴幼儿使用限制)。室内可使用电蚊香液/片。

2.环境治理,清除孳生地(最关键!)

伊蚊最喜欢在小型、干净的积水容器中繁殖。

翻盆倒罐:定期检查并彻底清理家中及周围环境(阳台、天台、庭院)的闲置容器(花盆托盘、水桶、废弃轮胎、瓶罐、塑料袋等),清除所有积水,或将其倒置/加盖。

管理储水:必须储水的水缸、水池等务必严密加盖,或定期(每 3-5 天)彻底清洗、换水。

疏通清理:保持沟渠、排水管道畅通,清除落叶垃圾,防止积水。填平洼地。

3.特殊人群,加倍呵护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感染后风险相对较高,更需严格落实上述防护措施。

4.旅行防护,不可松懈

前往已知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前,务必了解当地疫情。旅行期间,将防蚊措施(尤其是驱蚊剂使用和清除住所周围积水)作为每日必做功课。

5.关注健康,及时就医

若在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后或蚊虫活跃季节出现突发高热伴严重关节疼痛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可能的蚊虫暴露史和旅行史。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自限性传染病,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防控核心是灭蚊、防蚊。若在疫区活动后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排查,早期识别和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基孔肯雅热虽由蚊虫传播,但战胜它从清理家中一盆积水开始,从出门前喷涂一次驱蚊剂做起,用微小的行动筑牢防蚊灭蚊屏障。了解它、警惕它、科学防护,能有效抵御基孔肯雅热的侵袭。

2025-08-13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