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是女性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人认为腰酸背痛只是单纯的劳累或腰肌劳损,经过休息就会改善。但事实上,腰酸背痛还很可能是盆腔炎的征兆,盆腔炎就像一个隐形杀手,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很多朋友对于盆腔炎的了解不多,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盆腔炎!
1.认识盆腔炎
盆腔炎的全称为盆腔炎症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和附近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可细分为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炎根据病原菌不同还可以分为细菌性和真菌性等类型。盆腔炎是全球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复发率高,治愈难度大。而且盆腔炎的诱发因素较多,与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多、生殖道感染、宫腔术后感染等多因素有关。
2.盆腔炎导致腰酸背痛的原因
2.1盆腔组织粘连
在发生盆腔炎后,炎症会使盆腔中的组织出现粘连,令子宫、卵巢及附近的组织粘连在一起。当女性劳累后,这些粘连的组织就会受到牵拉,从而发生腰酸背痛。
2.2盆腔充血
盆腔炎会导致盆腔长期处于充血状态,持续刺激腰背的神经肌肉,导致患者出现1酸痛感觉。
2.3盆腔积液
随着炎症的不断渗出会形成盆腔积液,积液过多时盆腔受到的压力也会增大,使腰骶位置发生疼痛和坠胀。
2.4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是我们人体的自身防御系统,而在免疫系统发现身体出现炎症问题后会释放相关的炎性介质来消除炎症。但是,这些炎性介质会刺激盆腔和附近的神经肌肉,使其产生疼痛感觉。
2.5心理原因
盆腔炎病程长,而且久治不愈反复发作。长期的疾病困扰和不适感会导致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加重患者对于疼痛的感知,使得腰酸背痛的症状更加显著。
3.盆腔炎的其他症状
盆腔炎不仅会导致腰酸背痛,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主要包括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发热、寒战、月经异常、性交痛等。下腹部疼痛一般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剧痛,好发生在下腹两侧或正中位置,特别是在活动或性交后,疼痛感也会加剧。而阴道分泌物异常主要表现为,分泌物增多,颜色发黄或出现脓性分泌物,部分患者分泌物还存在明显异味。
4 盆腔炎的感染途径和病原体
4.1感染途径
性传播感染是女性发生盆腔炎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不洁的性生活方式可能导致病原体侵袭,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都可以通过性传播进入盆腔,导致炎症的发生。除此之外,逆行感染也较为常见,逆行感染是指因子宫颈、子宫等生殖器官中存在病原体,逆行感染盆腔。除此之外,当阑尾炎等其他器官发生感染后未得到及时治疗,也可能蔓延至盆腔,从而使患者感染盆腔炎。
4.2病原体类型
盆腔炎病原体的类型也较为复杂,前文中提到的淋巴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等均属于外源性病原体,是指通过性传播等其他方式进入身体的外来病原体。而与之对应的即是内源性病原体,是指女性生殖道中本身就存在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这些病原体在人体健康时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后,会发生感染。
5.盆腔炎对健康的影响
盆腔可能会诱发输卵管粘连、阻塞及积水等症状发生,导致女性生育功能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发生不孕症。除此之外,长期的腰酸背痛、下腹部疼痛及分泌物异常等相关症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盆腔炎还会出现性交痛、性冷淡等,对于夫妻的正常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夫妻感情受到影响。
6.盆腔炎的防治
6.1预防
想要预防盆腔炎,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应该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性生活前后应该清洗外阴。同时,还应该保持科学饮食和运动,避免熬夜,提高免疫功能。在发生阴道炎等下生殖道感染疾病时及时就医治疗,避免感染扩散至盆腔。
6.2治疗
当患者出现上述的相关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经医生确诊为盆腔炎后进行规范治疗。抗生素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案,抗生素能够消灭病原体,控制炎症。同时还可以搭配物理治疗,常见为红外线照射和热敷等,能够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感受。如患者病情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则可能需要开展手术治疗。
7.结语
女性朋友们如果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保护好自己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