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植入后的日常生活 如何科学有效地呵护血管健康

支架植入后的日常生活 如何科学有效地呵护血管健康
作者:​黄芳   单位:靖西市人民医院
467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许多患者在接受了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后,重拾健康生活。然而,支架植入并非一劳永逸,术后如何科学有效地呵护血管健康,成为广大患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了解支架植入手术

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是治疗脑血管狭窄或堵塞的重要手段。手术通过在病变脑血管内放置小型金属网状支架,支撑血管壁,恢复脑部血液流通。市面上有传统金属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后者可减少血管内壁细胞增生,降低再狭窄风险。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借助导管和脑血管造影精准定位病变血管,将支架输送到位并释放、固定,整个过程约1-2小时。术后,患者需遵循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调整生活方式,以预防血栓形成和血管再次狭窄。尽管手术相对安全,但仍存在血栓形成、血管损伤或支架移位等并发症风险,患者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学饮食,呵护血管健康

(1)减少盐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血管的负担。家中烹饪时应控制盐的用量,尽量避免食用腌制和加工食品,以减少盐的摄入,从而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限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摄入,选择橄榄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代替黄油和猪油。避免油炸食品,减少脑血管疾病风险,因为过多的脂肪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3)增加膳食纤维:多吃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持血管通畅,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4)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糖分高的食物,如甜饮料、糖果和甜点,以防血糖过高,影响脑血管健康。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变得脆弱,容易发生病变。

(5)均衡营养:确保饮食中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摄入鱼类、瘦肉、奶制品和坚果,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素,同时也有助于维持脑血管的正常功能。

(6)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减少血液黏稠度,避免血栓形成,保障脑部血液的顺畅流通。

(7)注意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保持脑血管健康、控制体重,减少因饮食不当引发的脑血管疾病风险。

规律运动,增强血管弹性

(1)选择适宜运动:根据个人体能和兴趣,选择散步、慢跑、游泳、太极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有助于提高脑血管弹性,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为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持之以恒:制定运动计划,每周至少进行 5 天,每次 30 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保持运动的连续性和规律性,让脑血管逐渐适应运动节奏,从而增强其功能。

(3)逐步增量:开始时不必追求高强度,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和强度。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减少心脏和脑血管的负担,防止因运动不当引发的意外。

(4)注意热身:每次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如拉伸、慢跑等,以减少运动损伤风险,帮助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同时也有利于脑血管的适应。

(5)关注身体信号:运动时注意身体的反应,如出现胸闷、头晕、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进行脑血管相关的检查,以排除潜在的疾病风险。

(6)结合力量训练:在医生建议下,可以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增强肌肉力量,也有助于脑血管健康,因为良好的肌肉力量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间接改善脑部血液供应。

(7)避免运动过度:运动后应适当休息,确保身体恢复。过度运动可能导致心脏和脑血管过度负荷,反而不利于健康,甚至可能引发脑血管意外。

总之,脑血管支架植入后,患者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享受健康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呵护,脑血管健康就能得到有效保障,患者也能够更好地预防脑血管疾病复发或加重,提高生活质量。

2025-08-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