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你掌握了吗

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你掌握了吗
作者:​林丽容   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
10324

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是治疗中控制血糖的关键药物,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不仅能保证胰岛素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还能减少注射部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广大糖友你真的熟练掌握了胰岛素注射方法了吗?

注射前的准备工作

1.核对胰岛素信息

类型:取出胰岛素笔或注射器前,先检查药液是否澄清均匀。速效和短效胰岛素应该是透明的,中效和长效胰岛素有可能出现均匀的云雾状。如发现结块、变色或沉淀,应立即更换新药。

剂量: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调节剂量,看清注射笔刻度(如:注射笔笔芯药物剂量1支=300单位,即1刻度=1单位)

有效期:开封后的胰岛素可在15-30℃室温下保存不超过28天,避免冷冻或阳光直射。

2.准备工具

胰岛素笔/注射器、针头(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酒精棉片、医用垃圾桶。

针头选择:成人推荐4-5mm短针头(减少疼痛和脂肪增生风险),儿童和消瘦者可选更短针头。

3.清洁与排气

洗手:注射前用肥皂和流动水持续20秒以上彻底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清洁双手。

再次核对药名与注射剂量,将注射笔或笔芯放在两手掌之间水平滚动10次,然后10秒内通过手臂腕关节上下翻动10次,若翻动后瓶底、瓶壁或液体中有悬浮或沉淀,则不能使用。

消毒排气:用酒精棉片擦拭胰岛素笔芯/药瓶的橡胶塞,待干后再使用。若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前将剂量旋钮调至2单位,针尖朝上轻弹笔芯架数次,使空气聚集在上部后,按压注射键,直至有一滴胰岛素药液溢出,确保无气泡,剂量准确。

注射部位选择与轮换

1.最佳注射部位

腹部:肚脐周围2.5cm以外双侧腹部区域(吸收最快、最稳定)。

上臂三角肌:上臂外侧中1/3段(需他人协助,吸收速度中等)。

大腿外侧:大腿前外侧1/3段,膝盖上方10cm至髋关节下方10cm(吸收较慢,适合中长效胰岛素)。

臀部外上侧:吸收最慢(极少用于日常注射,仅超大剂量时使用)。

2.严格轮换部位

同一区域内轮换:例如腹部按“左→右→上→下”网格状划分,每个区域间距2cm以上,避免重复注射。

不同区域轮换:每天注射同一类型胰岛素时,可在腹部、大腿等部位交替(如早餐前腹部,晚餐前大腿)。

警惕注射部位变化: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脂肪增生(触摸有硬结),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的现象,应立即停止该部位的注射,直至症状消失。

正确注射步骤

1.消毒皮肤:用酒精棉片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消毒区域直径应大于5cm,待干后再注射。

2.捏皮与进针

捏皮方法: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起皮肤(避免捏起肌肉),捏皮高度约1-2cm。

进针角度:短针头(4-5mm),可垂直进针(无需倾斜),尤其适合腹部和大腿;较长针头(6-8mm),消瘦者需倾斜45°进针,避免刺入肌肉。

进针速度:快速刺入皮肤,针头完全进入后松开捏皮的手。

3.推药与拔针

缓慢推注:匀速推注胰岛素,确保药液全部注入(注射时间至少5秒,避免漏液)。

停留10秒:推注完毕后保持针头在皮下至少停留10秒,以确保药液完全注入并防止漏液,然后快速拔针。

无需按压:注射完毕,拇指始终按压注射按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拔针后若有少量出血,用干棉签轻压即可,不要揉擦(避免加速胰岛素吸收导致低血糖)。

胰岛素的储存

1.未开封的胰岛素:在有效期前,应冷藏于2-8°C的冰箱冷藏室(不要贴近冰箱后壁,以防结冰);从冰箱取出的胰岛素在使用前必须复温30分钟。

2.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可在室温(通常在15-30°C)下保存,避免冷冻、阳光直射和过热(如不要放在暖气旁、车内)。开封后一般可保存28天(具体请参考药品说明书),无需再放回冰箱。室温注射可减少冰冷药液带来的刺激感。

总结

正确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达标的关键,初期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练习,熟练后定期自查注射部位和方法,确保每一次注射都安全有效。(注:具体注射方案需遵医嘱,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疗团队。)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