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药劲儿过了,不少人看着饭桌犯愁:胆囊切了,吃饭是不是得处处受限?其实不用紧张,术后吃饭就像给刚醒的肠道“搭台阶”,一步一步来,既能让肚子舒服,恢复也快。
术后头两天:让肠胃先“润润喉”
手术当天,麻药没完全散,肠道像刚醒盹的人,没劲儿。这时候得“少折腾”,医生说“6小时后能抿点温水”,别猛灌,像给干裂土地洒水,一次一两勺,隔半小时再来一口。这时候肠胃娇,一口水喝急了,可能恶心反胃、肚子胀。
第二天放了屁(说明肠道动了),可以喝两口米汤。大米多加水煮烂,只取最上层清汤,温着喝。它清淡,不给肠道添负担。但牛奶、豆浆别碰——进了肠道像撒了发酵粉,肚子会鼓气,本就胀的肚子更难受,像揣了个吹得太满的气球。这是临床验证的稳妥办法,符合“减少肠道刺激”原则。
术后1周内:选“软乎乎”的,躲开“闹肚子”的
过了头两天,肚子不胀了,能慢慢下床,肠胃虽醒了,但消化能力像刚学走路的小孩,经不起磕碰,得专挑“软乎乎”的吃。
早上蒸蛋羹,鸡蛋加温水蒸得像豆腐脑;中午煮烂面条,煮到筷子一夹就断,汤里少放盐;下午饿了,冲无糖藕粉,或啃小半块蒸南瓜(去皮蒸烂)。这些食物软、细,肠道消化起来很轻松。
但炸糕、油条像给肠道浇热油,准会拉肚子;洋葱、韭菜、豆子会“产气”,胀得人直不起腰;辣椒、生蒜刺激肠道,肠胃扛不住。这是因为胆囊没了,胆汁没法攒着用,碰油腻、刺激的就消化不动。这阶段的限制能减少不适,嘴馋也得忍。
术后1-4周:悄悄“加营养”,像试新鞋似的
过了一周,肚子不胀了,排便规律了,能给餐桌“升级”,但加新食物得像试新鞋——先试试合不合脚。
想吃肉?从清蒸鱼试起。鲈鱼蒸10分钟,取嫩肉撕成条拌粥,一次两三口。第二天没不适,再多加一口。鸡肉也能试,去皮煮烂捣成肉末混在软米饭里——但排骨、五花肉暂时不行,那层油还是道坎。
蔬菜别生吃、不带硬梗。菠菜煮烂后剁成末,胡萝卜蒸熟后压成泥,冬瓜去皮煮到能夹碎——软纤维能帮助肠道蠕动,又不会刮伤肠道。芹菜、韭菜这类粗纤维像小刷子,先放一放。
油能慢慢加一点,煮面时滴两滴橄榄油,蒸蛋羹时搅入半小勺亚麻籽油,一天的总量别超过一个矿泉水瓶盖。这些油比猪油清淡,肠道能适应。这是专家推荐的办法,既能保证营养,又不给肠道增加负担。
1个月后:餐桌慢慢“回归正常”,别跟肚子较劲
术后一个月,身体基本适应了没胆囊的日子。胆汁不再靠胆囊攒着,肝脏直接一点点往肠道送,消化脂肪的“劲儿”虽没以前猛,但慢慢消化还行。这时候吃饭就能接近术前的样子了,不过有几个规矩得记着。
以前爱吃的红烧肉,尝一口就行,配米饭和绿叶菜,让碳水、蔬菜帮肠道分担。油炸食品偶尔吃根薯条还行,别抱着炸鸡桶猛吃——肠道会用拉肚子来抗议。
别信“喝浓汤大补”,鸡汤、排骨汤上的油星子像“喝油”,不如把肉撕成丝,少放油炒青菜。每个人肠道脾气不同:有人吃鸡蛋没事,有人腹胀;有人喝牛奶舒服,有人拉肚子。得跟着感觉来,舒服就多吃两口,不舒服就停。这种吃法能减少腹胀、腹泻,恢复得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