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太极”怎么打?

吃动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太极”怎么打?
作者:黎美娟   单位:广东同江医院
1638

在糖尿病的世界里,“吃动平衡”就像一套精妙的“血糖太极”,一招一式都关乎血糖的稳定。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在与血糖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而掌握“吃动平衡”的秘诀,就如同拥有了制胜法宝。

认识血糖波动:控糖的基础

想要打好“血糖太极”,首先得了解血糖的“脾气”。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此时,胰腺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转化为能量,从而让血糖保持在稳定水平。但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出了状况,或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无法正常代谢,血糖值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

长期的血糖波动,会像“甜蜜的杀手”,悄悄损害心脏、大脑、肾脏、眼睛、神经等器官,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控制血糖波动,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任务。而“吃动平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

饮食调节:“吃”出稳定血糖

饮食在“血糖太极”中是关键的一招。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血糖的“主力军”。糖尿病患者应减少精细米面的摄入,如白米饭、白馒头,这些食物消化吸收快,容易使血糖迅速上升。可以用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代替部分主食,比如燕麦、糙米、红豆、红薯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还能增加饱腹感。一般来说,每餐主食量控制在1~2两左右,具体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活动量进行调整。

蛋白质是身体的“建筑材料”,对糖尿病患者也不可或缺。优质蛋白质的选择很重要,像瘦肉(鸡肉、鱼肉、牛肉)、蛋类、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建议每天摄入1~2个鸡蛋,一杯牛奶,1~2两瘦肉,既能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又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影响。

脂肪的摄入则要严格控制,避免食用动物油、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以橄榄油、山茶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每天烹饪用油控制在25~30克。同时,要多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热量低,对控制血糖有益。每天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500克。

此外,饮食还要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或过少的食物,导致血糖大幅波动。若患者因疾病状态或年老体弱导致每餐进食量少,可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将一天的食物分成5~6餐进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有助于稳定血糖的水平。

运动锻炼:“动”出健康血糖

运动是“血糖太极”的另一重要招式。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有氧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将其分配到5~7天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比如,每天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散步,既能促进消化,又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不急促、能正常说话为宜。

运动时间和强度的选择也有讲究。空腹运动容易引发低血糖,因此不建议空腹锻炼。最好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此时血糖处于较高水平,运动既能降低血糖,又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物,以防低血糖发生时能及时补充糖分。

吃动配合:打出完美“血糖太极”

“吃”与“动”并非孤立存在,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控糖效果。如果某一餐吃得多了,就要适当增加运动量,消耗多余的热量;反之,如果运动量较大,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主食,防止低血糖。同时,要养成监测血糖的习惯。通过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睡前血糖等,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规律,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吃动平衡”就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太极”,需要用心领悟,持之以恒地练习。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科学的运动锻炼,找到适合自己的“吃动节奏”,就能在与血糖的较量中占据主动,过上健康、有质量的生活。

2025-07-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