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改善慢性咳嗽的妙招

中医改善慢性咳嗽的妙招
作者:林丹   单位:德阳市旌阳区八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54

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咳嗽持续时间超过八周,往往伴随有咳痰、喉咙不适等症状。虽然慢性咳嗽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尤其是在西医治疗效果有限的情况下,许多人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中医认为,慢性咳嗽的发生多与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不足或外邪入侵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在慢性咳嗽的治疗中,强调辨证施治,通过调和脏腑功能、理气化痰、润肺止咳来改善症状。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介绍几种改善慢性咳嗽的妙招,帮助大家科学理解和有效应对这一常见问题。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核心原则是“辨证施治”。这意味着治疗方案的制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症状表现、舌脉变化、体质差异等因素。根据中医理论,慢性咳嗽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常见的病机类型——

风寒袭肺: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清稀、寒冷加重症状,伴有鼻塞、流清涕等感冒症状。

痰湿壅肺:常见于长期有痰的患者,咳痰多而黏,胸闷、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脉象滑。

肺阴虚:长期的干咳、少痰或无痰,伴随有喉咙干燥、夜间咳嗽加重等症状,常见于老年人或长期患病者。

肾虚助火:此类患者多伴有声音嘶哑、干咳无痰、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常见于虚弱的中老年人。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时,通过辨别具体的病机,选择适合的草药和治疗方法,能够更有效地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

常用中草药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常用的药物主要以调和脏腑、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为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草药,它们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改善慢性咳嗽的症状——

百合:百合具有润肺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阴虚引起的慢性干咳。百合可滋养肺阴,缓解因阴虚所致的咳嗽。

川贝母:川贝母能够清肺化痰、止咳,对于痰湿壅肺或肺热引起的咳嗽有显著的疗效。它能清除肺部的湿热,减少痰液的产生,帮助患者缓解因痰多所带来的不适。

杏仁:杏仁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咳嗽。杏仁对咳嗽初期表现为清稀白痰的患者尤为有效。

沙参:沙参能滋阴润肺,适用于肺阴虚引起的干咳少痰,且对老年人或长期患病者尤为适合。它具有良好的润肺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由于肺阴不足所导致的慢性咳嗽。

枇杷叶:枇杷叶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适合用于痰湿或热毒引起的咳嗽,能有效缓解因炎症引起的咳嗽症状。

针灸疗法

除了中草药,针灸也是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常见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针灸能够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增强脏腑功能,从而有效改善咳嗽症状。常见的用于治疗咳嗽的穴位有——

列缺穴:列缺穴是肺经的一个重要腧穴,通过针刺列缺穴,可以帮助疏通肺气、缓解咳嗽症状。

天突穴:该穴位位于颈部正中,胸骨上窝中央,刺激此处能够清肺化痰,缓解因外邪入侵所引起的咳嗽。

合谷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通过刺激此穴,不仅有助于缓解咳嗽,还能促进全身气血流畅,提升免疫力。

风门穴:风门穴为背部腧穴,常用于治疗由风寒所引发的咳嗽。通过针灸此穴,能够调和气血,祛除外邪。

推拿与刮痧

推拿和刮痧是中医常见的辅助疗法,也常用于治疗慢性咳嗽。通过推拿、刮痧等手法刺激特定部位的经络,可以促进气血流畅,增强脏腑功能,帮助清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从而减轻咳嗽症状。特别是在慢性咳嗽长期反复的情况下,推拿和刮痧有助于恢复体内的平衡,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