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节 接种疫苗守护健康

流感季节 接种疫苗守护健康
作者:张爱洁   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
228

免疫系统,人体的超级英雄

在了解流感疫苗之前,我们需要先认识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我们的身体拥有一套强大的防御系统——免疫系统,它像一位超级英雄,时刻保护我们免受细菌、病毒等不速之客的侵害。

免疫系统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然屏障,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像边防军队一样对所有入侵者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当非特异性免疫的防线被突破,特异性免疫便发挥作用。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一套天然的“防御机制”。当细菌、病毒等外来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中的“侦察兵”(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会先识别敌人,将其特征信息传递给“作战部队”(T细胞、B细胞)。T细胞会直接攻击被感染的细胞,B细胞则会产生针对性的抗体,就像“导弹”一样精准清除病原体。但这套机制有个“短板”——首次遭遇新病原体时,免疫系统需要时间“反应”,往往等它准备好,病原体已经在体内大量繁殖,引发发热、咳嗽等症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第一次得流感时总会难受好几天。

疫苗,免疫系统的“训练场”

疫苗的主要成分通常是病原体的一部分或其产物,如减毒或灭活的整个病原体,蛋白质或多糖,甚至是遗传物质。疫苗能够安全有效地激发免疫系统,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这个过程就像是免疫系统的一次实战演练,当真正的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已经“训练有素”,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疫苗的作用:“提前熟悉敌人”

疫苗的作用,就是帮免疫系统“提前熟悉敌人”。它并非完整的致病病原体,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安全版敌人”。当疫苗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将其当作“模拟敌人”启动防御:B细胞会产生针对这种病原体的抗体,部分B细胞还会转化为“记忆细胞”,就像给免疫系统存入了“敌人档案”;同时,T细胞也会形成“记忆T细胞”,随时待命。这种“记忆”正是疫苗保护健康的核心。当真正的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能通过“记忆档案”快速识别,记忆B细胞会在几小时内大量分泌抗体,记忆T细胞也能迅速动员,在病原体还没来得及大量繁殖时就将其清除。这也是为什么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即使感染流感,症状也会更轻、恢复更快——因为免疫系统早已“胸有成竹”。

疫苗更新,年度免疫“密码”

那有人就问了,去年打过了,今年是不是就不用再打了?实际上,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决定了每年接种的必要性。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会发生“抗原漂移”,就像敌人不断“换衣服”,去年疫苗诱导的抗体,可能无法识别今年的新病毒株。世界卫生组织(WHO)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数据,每年预测并推荐当年的流感疫苗成分,确保疫苗的保护效果。因此,9月和10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理想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在10月底之前接种疫苗。如果在流行季来临前没有完成接种,仍然建议接种疫苗,因为流感流行季会持续数月之久,流行高峰往往在次年2月。

群体免疫,构建社会“安全网”

疫苗不仅保护自己,还能守护家人和群体。老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哮喘)的人群,免疫力相对较弱,一旦感染流感,更容易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如今,接种流感疫苗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健康没有“侥幸”,免疫需要“主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疫苗每年可预防全球200万至300万人死亡,若接种率进一步提高,这一数字还能大幅提升。所以,与其在流感季忍受病痛,不如提前行动,用一针疫苗,为自己的免疫系统“充能”,也为身边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2025-10-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