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体重长多少才合理

孕期体重长多少才合理
作者:向丽   单位: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422

在老一辈的传统观念中,认为怀孕了就要多吃多补充营养,毕竟“一人吃两人补”,于是很多营养品堆积,如鸡汤、鱼汤、燕窝等等,恨不得把孕妈妈喂成“米其林”。可是你知道吗?这种“补太多”反而对孕妇和肚子里的娃有一定的伤害。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补太多”误区吧,并探索如何指导孕妇科学地控制孕期体重的增长。

首先我们要了解孕期体重增长是有标准要求的,需要结合怀孕前的BMI指数判断,BMI指数是评估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孕前了解BMI指数对整个孕期健康管理有重要的意义。WHO对不同孕前BMI指数进行分类,并推荐增重的范围,如下:孕前BMI指数<18.5,则属于低体重,孕期总增重12.5~18千克;孕前BMI指数在18.5~24.0之间,属于正常体型,孕期推荐增重范围在11.5~16千克;BMI指数在24.1~28.0之间,则处于超重范畴,需控制孕期总增重范围,维持7~11.5千克为宜;而BMI指数≥28.1,则为肥胖体型,需进一步控制孕期总增重,维持5~9千克即可。

而整个孕期体重增长也很有规律,1~12周处于孕早期阶段,此时胎儿体重增长缓慢,体重增加0.5~2kg就可以了;在孕早期,孕吐反应还会让孕妇掉秤,此时孕妇不要焦虑于孕吐而刻意地多吃,保障摄入足量的叶酸,促进胚胎生长发育,另外保持正常的一日三餐即可。到了孕中期,孕吐反应会显著减轻。孕中期阶段(13~27周),这一阶段,胎儿的人形轮廓逐渐显露,骨骼和肌肉也开始发育,同时器官功能也发育成熟,每周增重0.3~0.5公斤即可。相当于每周增重一个苹果的重量。孕中期胎儿发育相对稳定,但是要加强补充铁、钙、蛋白质等营养。28周以后进入孕晚期,这一阶段胎儿体重快速增长,器官功能也趋于完善,对营养需求相对较高,这一阶段建议每周增重0.3~0.5公斤。整个孕晚期总增重约5~6公斤,占孕期总增重的50%左右;如果体重增长过快,很容易生出巨大儿,或引起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那就不好啦。

为什么对孕期体重增长有这么严格的控制要求?因为很多临床证据都共同指向“补太多”的危害。首先,我们来讲对孕妈妈的危害,体重增长过快就像给身体代谢系统按加速键一样,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系统超负荷不仅影响孕妈健康,还会使胎盘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不利于胎儿的稳定发育。另外,过多的补充营养还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孕期受到膨大子宫的压迫,胃肠蠕动本就缓慢,过量的饮食会持续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出现胃胀、反酸以及睡眠质量下降等不适。孕期体重增长过快还会使胎儿头围过大,增加顺产难度,容易发生产道损伤。孕期体重过快增长危害大,胎儿超4000克属巨大儿,会增加分娩难度,易致肩难产、锁骨骨折或臂丛神经损伤,且成年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病概率更高。

控制体重关键在饮食质量,需营养均衡、热量合理。主食“选粗不选精”,用红薯、玉米等粗粮替代白米白面,可增强饱腹感、促肠蠕动、稳血糖。补充优质蛋白,以鸡蛋、瘦肉、鱼虾等动物性蛋白为主,也可搭配豆制品等植物性蛋白互补。多喝白开水,少喝甜饮料、不喝浓汤,因其富含脂肪和嘌呤。控制甜品、高油食物,每天用油不超25克。

总量上不盲目多补,孕早期保持孕前量,中晚期每天比孕前多20~30克,并分散到三餐,如早加蛋奶、午配瘦肉鱼虾、晚加豆腐,避免热量超标。

胎象稳定的孕妈,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有助于消除水肿、消耗能量;孕中期可做孕妇瑜伽,有助于调整产道、增强盆底肌力量,忌剧烈和过量运动。

孕期体重管理的目标是科学增重、合理控制,才能生下健康的宝宝。

2025-07-1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