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传递温暖,让手术室不再冰冷

科普知识:传递温暖,让手术室不再冰冷
作者:郑莉丽, 张倩文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349

虽然我们知道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当手术室的大门在我们眼前缓缓关闭时,绝大部分人还是会产生一种极强烈的情感割裂。大门的外面是翘首以盼的亲人、朋友,而大门的内部却是泛着金属冷光的无影灯、此起彼伏的仪器提示音,以及裹着消毒水味道的低温空气。这不仅会从物理意义上使患者感到冰冷,更是会让接受手术的患者们因突如其来的恐惧和焦虑而感到“心冷”。对于手术室的工作人员来说,其实日常工作的目的不仅在于确保手术的成功,同时也要在手术室进行温暖的传递,让患者更加安心。

第一章 物理温暖——让手术室不在冰冷

①温度调控的艺术

手术室的温度调控并不是僵硬死板的,在调控时需要平衡多重需求。由于麻醉会使我们短暂丧失体温的自主调节能力,所以护理人员会提前调节好室内温度并在手术床上加升温毯,并将其调至接近体温的,这个温度能够让患者处于较为舒适的状态。同时为患者的输液加温,让液体接近于体温,避免冰凉的药液直接进入血管引发寒战。

②暴露管理的革新

在进行手术时,手术部位是必然要暴露在医生视野中的,不过非手术区域则会使用无菌单覆盖, 但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暴露范围较大,那么护理团队也会采用分段保暖的方法为其进行保暖(即完成一个区域的治疗后立即覆盖),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维护患者尊严。

第二章 心理温暖——架起沟通的桥梁

①信息透明的力量

想要充分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情并打消其疑虑,术前访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大致流程以及手术室的全景构造。这种十分具象的讲述可以消除手术所带来的神秘感,这些细节的展示往往比语言安抚更有效。

②尊严维护的细节

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在其麻醉进入麻醉状态之前,护理人员会通过握住患者手的方式,让患者感到全程都有人守护。而对于接受局部麻醉的患者,则可以采用间断的、柔和的沟通来让患者产生安心的感受。在手术过程当中,患者的体位也能够对其舒适度产生极大影响,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在体位符合手术操作要求的前提下,将患者体位调整至舒适状态,同时需要注意是否保护好患者的关节。

第三章温暖闭环——用关怀温暖心扉

在手术后的恢复阶段内,患者因为刚刚结束手术治疗,所以正处于茫然无助和焦虑的时期,这也是患者情绪最为敏感的阶段。因此我们需要持续的为患者传递温暖和关怀,以保障患者能够稳定且暖心的度过整个术后恢复阶段。

①持续的沟通与反馈: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并向其反馈整个手术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还需要详细的教授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康复流程。这一行为不但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进程,同时还可以让患者在术后依然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②术后支持体系:手术结束之后,护理团队还需要及时进行术后随访,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完善了护理和良好的心理支持。比如说对于术后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③营造温暖的康复环境:在恢复阶段内,护理人员需要尽可能使病房环境温馨且充满安全感,要保持光线不刺眼、没有过多的噪音、并定期消毒通风,受患者拥有良好的医疗体验。

每一个步骤都有其重要性,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温暖的患者护理体系。这不仅为患者带来直接的心理安慰,更能够提升其整体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结语:当下医疗服务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变革,至于以前只注重治疗结果所不同,现如今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也重新对手术室进行了定义,手术是已经不仅仅是进行治疗的空间同时更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生命道场。在这里,每一度温度调控都经过严谨验证,每个微笑都经过专业训练,但最终呈现的,是医学对生命最本真的温柔。这种温暖不会削弱医疗的专业性,反而让患者以更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治疗。

2025-08-0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