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一笑就“漏”了?更年期身体在“吐槽”盆底肌和雌激素!

哈哈一笑就“漏”了?更年期身体在“吐槽”盆底肌和雌激素!
作者:陈慧珊   单位: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146

人到更年期,不少女性会发现一个尴尬现象:大笑、咳嗽甚至快步走时,尿液会不受控制地漏出。这看似偶然的“小意外”,实则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盆底肌与雌激素水平的双重变化,正在悄悄影响着生活质量。

一、更年期,雌激素按下“减速键”

女性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大幅减少。雌激素这个“多面手”,在女性身体里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让皮肤细腻、有光泽,还对盆底组织有着特殊的“关爱”。雌激素不仅对维持盆底肌的弹性和张力很重要,它还对尿道黏膜有特殊的“滋养”作用。尿道黏膜就像一层有弹性的、轻微“吸水”的“保护层”,它能帮助关闭尿道,减少尿液外漏。雌激素充足时,这层“保护层”厚实、有弹性,能有效帮助锁住尿液。

然而,进入更年期,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这层宝贵的“保护层”开始变薄、萎缩,弹性和“吸水”能力下降。这就导致尿道本身的闭合能力变差,即使在平静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甚至少量尿液不自主漏出,也就是急迫性尿失禁。有时候,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会同时存在,情况就更复杂一些。

二、盆底肌:守护私密的“小卫士”

盆底肌,这群位于骨盆底部的肌肉,像一张“吊床”,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重要脏器。它们默默工作,维持着这些脏器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年轻时,盆底肌强劲有力,能轻松应对各种增加腹压的情况,比如咳嗽、大笑、运动等。但随着更年期的到来,雌激素减少,盆底肌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再加上年龄增长带来的肌肉自然衰退,以及生育时可能造成的损伤积累,盆底肌变得力不从心。当腹压突然增加,原本能牢牢“兜住”尿液的盆底肌,就会出现“失守”,导致漏尿现象发生。

三、别让尴尬“伴随”生活

1. 凯格尔运动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盆底肌锻炼方法。姐妹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做。首先,找到盆底肌,可以试着排尿时突然中断,这时用到的肌肉就是盆底肌。然后,收缩盆底肌,保持5秒钟,再放松5秒钟,如此反复进行。每天坚持做3组,每组10 - 15次。长期坚持,可以有效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改善脱垂和漏尿症状。

2.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

这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电刺激是通过电极片贴在盆底肌上,发出微弱的电流,刺激盆底肌收缩,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恢复。生物反馈则是利用传感器监测盆底肌的收缩情况,并将信息反馈给患者,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肌肉状态,从而更准确地控制肌肉收缩。这两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3.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微创安全,利用激光能量刺激阴道黏膜细胞增生、胶原蛋白新生,增加组织厚度和弹性,改善循环。过程舒适,无需麻醉,按疗程(3-5次,间隔1-2月)进行,有效改善尿失禁、阴道松弛。

4.射频治疗:发射电磁波使组织生热,激活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蛋白,修复盆底结构,促进循环。穿透深度可调,个性化治疗,有温热感,无创恢复快,按疗程(3-6次,间隔1-2周)进行,提升盆底功能,缓解漏尿。

5. 雌激素替代治疗: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指导下,部分女性可以考虑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补充适量的雌激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盆底组织的功能,缓解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一系列症状。但这种治疗方法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必须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

6.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增加腹部压力;减少提重物、长期站立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戒烟限酒,避免咖啡因和碳酸饮料的过度摄入,这些都有助于减轻盆底肌的负担。

姐妹们,更年期尿失禁不是洪水猛兽,它只是身体在提醒你,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呵护。不要因为害羞而默默忍受,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医院妇科就诊,与医生坦诚沟通你的困扰。通过科学的方法,绝大多数女性都能改善甚至消除漏尿的烦恼,重新找回自信,享受更年期依然可以拥有的活力与精彩生活。记住,关爱自己,从不再“漏”开始!

2025-09-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