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护理全指南:从急症应对到长期保养

胰腺炎护理全指南:从急症应对到长期保养
作者:杨倩   单位: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二科
1271

深夜急诊室,常有急性胰腺炎患者因剧烈腹痛蜷缩病床。作为消化内科护士,我每年接待大量患者,他们常问:“为什么吃顿饭会疼到休克?”“这辈子还能正常吃饭吗?” 胰腺炎就像胰腺这个 “消化工厂” 发生 “火灾”,护理得当能快速灭火,掉以轻心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一、认识胰腺炎:为何如此凶险?

胰腺虽小,却是分泌胰液的 “化工厂”,胰液中的消化酶可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当胆结石梗阻或暴饮暴食使胰管压力骤升时,消化酶会 “敌我不分” 地消化胰腺自身,引发剧烈炎症。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数据显示,胰腺炎患者康复质量的 70% 取决于护理是否科学,急性期前 72 小时更是 “生死窗口期”。

二、急性期护理:禁食与止痛的黄金法则

急性胰腺炎发作后 1-2 周为关键期,疏忽可能使轻症转重症。

1. 严格禁食:

进食会刺激胰液分泌,加重炎症。轻症需禁食 5-7 天,重症可能需 1-2 周,期间通过静脉或空肠营养管供给营养。

口渴应对:用棉签蘸水润唇或含小块冰(勿咽),每日饮水量≤200ml。

进食信号:需满足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正常、医生评估许可三个条件。

2. 疼痛管理:

胰腺炎疼痛堪比分娩,会引发神经内分泌紊乱加重病情。

体位调整:取弯腰屈膝位,可降腹壁张力,缓解 40% 疼痛。

规范用药:医生会用生长抑素和止痛药,短期使用无需担心成瘾。

警惕异常:止痛药无效或疼痛性质改变,可能提示胰腺坏死或感染,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3. 并发症监测:

急性期并发症是致死主因,家属需重点观察:持续高烧(>38.5℃)可能为胰腺脓肿;每日尿量 < 400ml 提示肾功能受损;胸闷、血氧下降需警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皮肤黄疸或瘀斑可能提示胆道梗阻或凝血障碍。这些信号出现后,黄金处理时间仅 1-2 小时,务必立即呼叫医护人员。

三、饮食过渡:

胰腺炎患者饮食恢复需循序渐进,国际指南推荐四阶段过渡法以降低复发风险:

第一步:试饮水(腹痛消失后 1-2 天):每次 10-20ml 温开水,每日不超 200ml。观察有无腹痛、腹胀,24 小时无不适可进入下一阶段。

第二步:流质饮食(1-2 天后):选无脂低蛋白流质,每次 50-100ml,每日 5-6 次。禁牛奶、肉汤。

第三步:半流质饮食(2-3 天后):可进食稀粥、烂面条、蒸蛋羹(只吃蛋白),需严格限脂,避免油炸食品。此阶段脂肪摄入超 5g / 餐,复发风险增 3 倍。

第四步:软食(1 周后):逐步添加软米饭、煮烂的蔬菜、清蒸鱼肉。终身忌肥肉、动物内脏、酒精、咖啡,其中饮酒者复发率达 50%。

饮食智慧:采用 “5-6 餐制”,每餐七八分饱。慢性患者可适当增加芦笋、香蕉等含益生元的食物。

四、慢性胰腺炎:持久战的保养策略

1. 腹痛管理技巧

规避劳累、情绪激动、受凉等诱因,保证休息,冬季注意腹部保暖。用 40℃左右热水袋热敷上腹部,每次 15 分钟缓解疼痛。记录疼痛发作时间、诱因及持续时长,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2. 消化不良应对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时,吃油腻食物易腹泻。进餐时服用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瘦肉、鱼、豆腐),避免芹菜、韭菜等粗纤维蔬菜。腹泻严重时,可吃蒸苹果(含果胶)止泻。

3. 血糖监测与控制

约 30% 的慢性患者会血糖波动:每周监测 2-3 次空腹及餐后 2 小时血糖,目标为空腹 < 7.0mmol/L、餐后 < 10.0mmol/L。优先吃燕麦、糙米等杂粮,避免精制糖。需胰岛素治疗时,不可自行改用口服降糖药。

五、出院后家庭护理

出院不代表痊愈,家庭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复发率。

1. 环境与作息管理:保持家居安静,术后 1 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22 点前入睡,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轻症患者可每日散步 20 分钟,重症患者需遵医嘱逐步恢复活动。

2. 用药与复查规范

严格遵医嘱服药,尤其是胰酶制剂和降糖药,不可擅自停药。复查时间表:急性患者出院后 1 个月、3 个月查淀粉酶和腹部超声;慢性患者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

3. 心理支持不可少

很多患者出院后会出现 “进食恐惧”,家属应陪患者学习饮食知识,准备专用餐具,若出现持续失眠、情绪低落,及时寻求心理干预。

结语:胰腺保养的 “三字经”

胰腺炎护理可总结为 24 字箴言:严禁食、慢过渡、远烟酒、控脂肪、勤监测、善管理。胰腺的恢复需要耐心,每一次科学护理,都是在为健康加分。如果你或家人正受胰腺炎困扰,相信这篇指南能成为康复路上的得力助手。

2025-08-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