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膝关节置换需注意什么

髋膝关节置换需注意什么
作者:1金天明 2黄燕   单位:1泸州市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 2泸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5584

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如今已成为改善关节功能、缓解剧烈疼痛的有效方式,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此重获行走的自由与生活的希望。不过,手术的成功并不等于康复的完成,术后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恢复效果。很多人以为“换了关节”就能立刻恢复正常,其实不然,术后调养、生活习惯调整和科学锻炼一样都不能少。接下来的几点建议,都是来自临床专家的实用提醒,不仅关乎恢复速度,更关系到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和身体的整体状态。

术后“黄金期”别躺平,动起来更轻松。

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完成后的最初几周对于恢复而言非常关键,这个阶段身体处于组织修复以及功能重建的关键时期,适度开展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还可以帮助肌肉力量渐渐恢复,防止长期卧床引发的如压疮或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应当在医生或者康复师的指导之下开展早期床上活动,像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练习等,在体力可承受的状况下尽早下床行走,借助助行器辅助进行步态训练,逐步建立信心与提高生活质量。活动强度要循序渐进,防止过度用力或者做出剧烈动作,保持规律作息以及营养摄入同样可加快康复进程。

疼痛不是小事,科学管理最关键。

术后疼痛的控制对于患者而言十分关键,它会对患者的舒适度产生影响,还与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要是处理得不够妥当,就有可能致使功能恢复的进程延缓,甚至会引发慢性疼痛方面的问题,患者需要依据医嘱来合理运用止痛药物,一定不要因为担心副作用而忍受剧烈的疼痛,也绝对不可以擅自对药物剂量进行增减或者更换药品种类。除了口服药物之外,像冷敷、抬高患肢等物理方法同样可有效地减轻局部的肿胀以及不适感,还需要留意患者情绪的变化,因为焦虑或者紧张的情绪有可能会加重对疼痛的感知,保持积极的心态,适当地做一些深呼吸或者冥想放松,对于缓解症状也会有所帮助,定期前往医院复诊,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且及时对治疗方案做出调整,这是获得良好术后体验的一个关键环节。

生活细节要当心,关节保护有讲究。

置换后的髋膝关节可以改善原有疼痛和功能障碍,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要加以保护,以此延长假体使用寿命,降低脱位或松动风险,患者要避开蹲跪、盘腿、交叉双腿这类容易让关节过度弯曲或扭转的动作,上下楼梯时留意

使用扶手,让身体重心保持稳定,防止滑倒或跌倒,穿鞋应挑选防滑底、低跟的款式,避免赤脚在光滑地面行走,家居环境尽量减少门槛与台阶,必要时安装扶手或防滑垫。此外体重控制也至关重要,过重会增加人工关节负荷,影响其长期稳定性,因此通过均衡饮食与适度锻炼维持健康体重也是术后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康复训练要坚持,循序渐进是关键。

人工关节的功能恢复需要系统且持续的康复训练,此过程从术前准备开始,一直延续到术后数月乃至更长时间,目的在于提高肌肉力量、提升关节活动度以及重建正常的步态模式,患者需严格依照康复计划去完成每日的训练任务,这些任务覆盖关节活动度练习、肌力训练以及步态适应性训练,初期可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完成,到了后期则逐渐转变为居家自主锻炼。训练内容应当依据恢复的进度进行动态调整,从肢体被动牵拉转变为主动收缩,开展负重训练,在每个阶段都要保证动作规范、节奏适宜,防止因急于求成而造成软组织损伤或者假体移位,记录训练日志并定期回访医生,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术后功能状态。

结语

当身体逐步适应新“零件”,生活也将随之焕然一新,只要在术后保持耐心、遵循医嘱、不急于求成,大多数人都能顺利找回活动自如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不仅是身体的修复,更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塑。从饮食到运动,从作息到心态,每一项积极的改变都在为未来的活动打牢基础,让“换关节”真正成为迈向高质量生活的关键一步。

2025-07-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