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院感防控策略

手术室的院感防控策略
作者:​汤娟   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 手术室
96

手术室看似恐怖,究其原因,其实就是一个治病救人的战场,在手术室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进行着,如果战争胜利,患者得救,那么皆大欢喜,如果患者失救,那么是所有人的遗憾。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范围不断扩大,手术难度不断增加,新医疗器械及手术技术不断进展,向专科化、微创化、精确化、复杂化、数字化等现代手术室发展已成为趋势,这对手术室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预防和减少医疗相关感染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重要内容之一,虽然手术环境及住院环境不断改善,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生率仍然较高,是外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而手术室作为医院住院患者的手术场所,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如果管理不到位或者相关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会大大增加手术部位感染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手术室院感防控的相关问题。

什么是手术室院感

手术室院感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术中、术前、术后操作、麻醉、消毒等因素,导致手术室内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手术环境,从而引起患者感染的情况。手术室院感具有高风险、易感染、难控制等特点,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手术室是医院内的高风险区域之一,手术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力低下、手术创伤大等问题,易受感染。因此,控制手术室院感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院感可导致患者感染,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手术室院感管理策略

患者管理。术前,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感染风险评估,包括基础疾病、皮肤状况、感染史等,提前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对于潜在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进行针对性处理,降低术后感染概率。术后,加强对患者手术切口的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进行干预,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空气质量管理。层流净化系统通过过滤、杀菌等技术,对手术室空气进行高效净化,维持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不同级别的手术室对空气洁净度有着严格要求,例如,关节置换等I类切口手术,需在百级层流手术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含量。日常工作中,还需定期对空气进行采样监测,确保净化系统持续有效运行,为手术开展提供安全的空间环境。

器械管理。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与灭菌,直接关系到手术安全。每一台手术后,器械都会沾染血液、组织等污染物,必须经过严格的预处理,彻底清除有机物,再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流程。随着技术发展,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先进灭菌技术被广泛应用,针对不同材质和类型的器械,选择最合适的灭菌方式。同时,建立完善的器械追溯系统,对每一件器械的清洗、灭菌、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确保全程可追溯,从源头上杜绝因器械引发的感染风险。

人员管理。医护人员是手术室的主要操作者,其行为规范直接影响控感效果。进入手术室前,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更衣、换鞋、洗手、戴口罩、帽子等流程,避免将外界污染物带入手术区域。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规范手术衣穿戴、器械传递、手术操作等流程,防止交叉感染。定期开展控感知识培训与考核,提升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将控感理念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细节。

手术管理的基本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科学管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原则。强调针对不同洁净级别(如百级、千级)、不同功能(如负压隔离)的手术间实施分类指导和精准化管理策略。所有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均应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目标。制度的执行应与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