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上尿路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腰痛、寒战等症状,而下尿路感染则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尿液浑浊、有异味,甚至肉眼血尿等情况。下面就为大家带来泌尿外科护理的 “防与治” 全攻略。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常见原因
治疗不彻底:这是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在症状稍有缓解后就自行停药,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此时,虽然表面症状消失,但部分细菌可能仍残留在尿路中,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再次大量繁殖,导致感染复发。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是身体抵御疾病的天然屏障,当免疫力低下时,身体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就容易受到感染,且感染后也难以痊愈,进而导致反复发作。老年人、孕妇、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等,都是免疫力相对较低的群体,更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情况。
尿路结构异常:如果存在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颈梗阻、输尿管畸形等尿路结构异常问题,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尿路中潴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从而使尿路感染反复发生。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久坐会使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加,有利于细菌滋生。此外,经常憋尿会使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壁血管受压,黏膜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引发尿路感染,且增加复发的可能性。
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注重日常卫生:养成勤洗澡的习惯,尽量选择淋浴,避免盆浴,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每天更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换下的内裤要及时清洗,并在阳光下晾晒消毒。保持外阴清洁,女性在大便后擦拭时要从前往后,避免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到尿道口。性生活前后,双方都要清洗外阴,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感染风险。
合理饮食:多喝水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方法,每天饮水量建议在 1500 - 2000 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摄入能增加尿量,通过排尿不断冲洗尿路,减少细菌在尿路中的停留和繁殖。饮食上要尽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C 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维生素 C 能提高尿液的酸度,抑制细菌生长。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久坐,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促进会阴部的血液循环。不要憋尿,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保持尿路通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规范用药:一旦确诊为尿路感染,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即使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也要坚持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确保将细菌彻底消灭,防止感染复发。
对症治疗:对于伴有发热、腰痛等症状的上尿路感染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进行退热、止痛等对症治疗。如果出现尿路梗阻等情况,需要及时解除梗阻,如通过手术取出尿路结石、治疗前列腺增生等,以恢复尿液的正常排出。
定期复查: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结束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加重或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原因,掌握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就能有效减少其发生的频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一旦发生尿路感染,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遵医嘱用药和复查。只有将预防和治疗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应对尿路感染,保护泌尿系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