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医院伦理吗?关乎生命的重要准则

你了解医院伦理吗?关乎生命的重要准则
作者:李沭   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
83

去医院时,我们是否听到过一个词语:医院伦理。也 许很多就诊的患者从来没听过这个词,但是它却像一套 隐形规矩,守护着患者权益和生命尊严,影响着每一次诊 疗决策。

一、医院伦理:不是空谈,是底线

医院伦理简单说,就是医院里所有人(包括医生、 护士、研究人员等)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核心是尊重生 命、保护患者。它不像法律那样有强制性的惩罚,但却是 医疗行业公认的底线,谁也不能越过。

比如,医生不能为了利益给患者开不必要的检查, 护士不能泄露患者的病情隐私,这些看似日常的要求,背 后都藏着伦理的考量。有了这套准则,患者才能放心地把 自己交给医院,医疗行为也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二、“尊重患者”是伦理的第一条铁律

尊重患者听起来简单,其实包含很多内容。最基本的是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也就是说,医生不能替患者做所有决定。

比如在治疗前,医生必须用患者能听懂的话,讲清 楚病情、可能的治疗方案、每种方案的风险和效果,让患 者自己选择。即使患者的选择在医生看来不是最优的,只要不危害生命,医生也得尊重 —— 因为身体是患者自己 的,他们有权利做决定。

另外,尊重患者还包括保护患者的隐私。患者的个 人信息、病历、病情、身体状况等,都是私密信息,医护 人员不能随便跟外人说,哪怕是家属,也要经过患者同意 (特殊情况除外)。

三、“不伤害”:治疗的前提是别添新伤害

“不伤害” 是医院伦理里最基础的原则。简单说,就是医生做任何治疗,都得先保证这个治疗不会给患者 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比如手术前,医生会权衡手术的好处和风险,如果手术带来的痛苦和风险远远超过治疗效果,可能就不会建议手术。用药也是如此,要选择副作用最小的方案,避免为了治一个病,反而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当然,有些治疗本身就有风险,比如化疗可能会有 副作用,但只要是为了治好病,且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就 是符合伦理的。关键是不能为了无关的目的让患者受伤害。

四、“公平”:别让医疗资源变成“特权”

医疗资源是有限的,医院伦理里的 “公平” 原则, 就是要求医护人员不能偏心,不能因为患者的身份、财富、关系而区别对待。

比如床位紧张时,应该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来排序;稀缺的药品和设备,要优先给最需要的患者。

这条准则看似是对医院的要求,其实和每个人都有 关 —— 它保证了普通人在生病时,也能公平地获得应有 的治疗。

五、“行善”:不仅要治病,还要有温度

“行善”就是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治好病,还要有善意和同情心。简单说,就是需要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来理解他们当下的情绪和心境。

比如,面对重症患者,医生不能因为觉得治不好就 敷衍对待,而是要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护士在给患者打针时,动作轻柔一点、多一句安慰,也是行善的体现。 

这种善意还包括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比如给普通 家庭推荐治疗方案时,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性 价比高的方式,而不是一味推荐昂贵的项目。

六、科研也要讲伦理:不能拿人当 “试验品”

医院需要搞科研,但科研也得在伦理的框架内进行。

比如新药试验前,必须告诉参与者试验的风险和可 能的收益,让他们自愿参加,而且可以随时退出;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严重问题,必须立刻停止,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这些规定不是限制科研,而是为了保护参与科研的人,让科研真正服务于人类健康,而不是变成伤害的工具。

七、伦理不是 “死规矩”,是灵活的守护

医院伦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死规矩,它会根据社会的 发展、新的医疗技术出现而不断调整,但核心始终不变, 那就是 —— 保护患者的利益和尊严。

比如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伦理准则会新 增关于 “AI 诊断是否要让患者知情”“数据使用如何保 护隐私” 等内容。这些调整都是为了让新的技术在伦理的约束下,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八、结语

医院伦理就像一位无声的守护者,它看不见摸不 着,却在每次诊疗中都发挥着作用。了解它,不仅能让我 们更信任医院,也能在需要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正 是有了这套准则,医疗才能既有效率,又有温度。

2025-09-0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