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包皮手术 护理要注意什么

做完包皮手术 护理要注意什么
作者:​邓惠   单位:乐山市中医医院
229

包皮手术(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小手术,多用于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等问题,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但术后护理若不到位,可能引发伤口感染、出血、愈合延迟等问题,甚至影响术后恢复效果。包皮术后护理的核心在于 “伤口清洁防感染” 和 “排尿护理减刺激”,只要做好这两大重点,再配合科学的疼痛管理、饮食与活动管理,就能轻松度过恢复期,让伤口顺利愈合。

伤口清洁:“温和护理” 是关键,避开 3 个常见误区

1.清洁时机与方式:术后 24 小时是 “分水岭”

  术后 24 小时内:伤口通常会覆盖无菌纱布,起到压迫止血、保护伤口的作用,此阶段无需刻意清洁,重点是保持纱布干燥。若不慎被尿液浸湿,需及时更换纱布 —— 先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拭伤口周围残留尿液,再用新的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胶布固定,避免尿液长时间接触伤口引发感染。术后 24 小时后:可根据医生建议拆除外层纱布(若伤口仍有少量渗血,可延长至 48 小时后拆除),开始进行伤口局部清洁。推荐采用 “温水冲洗 + 轻柔擦拭” 的方式:每次排尿后,用流动的温水(38-40℃,避免过烫)轻轻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冲掉残留的尿液或分泌物;冲洗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医用棉柔巾轻轻吸干水分(切勿摩擦伤口),保持伤口干燥。

2.消毒与用药:遵医嘱使用,避免 “过度消毒”

  术后医生通常会开具外用消毒药物(如碘伏、康复新液)或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用于预防感染、促进愈合。使用时需注意:消毒范围:用无菌棉签蘸取碘伏,以伤口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范围覆盖伤口周围 5 厘米区域,避免只擦伤口表面而忽略周围皮肤;用药频率:一般每日消毒 2 次(早晚各 1 次),若排尿后伤口被污染,可额外增加 1 次。避免误区:切勿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强的消毒剂,这类药物会刺激伤口黏膜,加重疼痛并延缓愈合。

3.异常情况处理:出现 3 类症状,及时就医

  清洁时需密切观察伤口状态,若出现以下情况,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愈合不良,需立即前往医院:伤口持续红肿、疼痛加剧,伴随脓性分泌物(如黄色、绿色黏稠液体)或明显异味;伤口渗血不止(如擦拭后仍有新鲜血液渗出,且持续超过 10 分钟),或形成血肿(伤口周围出现明显肿胀、发紫);术后 3-5 天,伤口仍无愈合迹象,反而出现皮肤破溃、边缘发白(提示局部组织坏死)。

排尿护理:“减少刺激” 是核心,做好 4 个细节

排尿时尿液容易接触伤口,若姿势不当或护理不及时,可能引发伤口疼痛、感染,甚至导致伤口裂开。科学的排尿护理需从 “姿势、清洁、缓解疼痛” 入手,减少对伤口的刺激:

1.排尿姿势:男性推荐 “站立前倾”,儿童可 “坐姿辅助”

  成年男性:排尿时采取站立姿势,身体略微前倾,将阴茎向下倾斜(与地面呈 45°角),让尿液顺着阴茎自然流下,避免尿液溅到伤口纱布或伤口上。儿童患者:由于儿童难以自主控制姿势,家长可协助孩子采取坐姿排尿,在孩子大腿间放置一个便盆,将阴茎轻轻向下按压,引导尿液流入便盆,同时用干净的纸巾遮挡伤口区域,防止尿液溅到伤口。

2.排尿后处理:“及时清洁” 不可少

  无论何种姿势,排尿后都需及时清洁伤口周围:若伤口仍有纱布覆盖,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拭纱布表面的尿液(若纱布已湿透,需按前文方法更换);若已拆除纱布,用温水冲洗伤口后吸干水分,再进行常规消毒。切勿在排尿后不清洁,让尿液残留于伤口周围,增加感染风险。

3.缓解排尿疼痛:3 个小方法减轻不适

  术后 1-3 天,排尿时伤口可能出现轻微刺痛或烧灼感,这是正常现象(尿液刺激伤口所致),可通过以下方法缓解:多喝水:每日饮用 1500-2000 毫升温水,增加尿量,稀释尿液浓度,减少尿液对伤口的刺激;排尿时放慢速度:避免快速排尿,可分多次排出,减少尿液对伤口的冲击;热敷下腹部:排尿前用温热的毛巾热敷下腹部 5 分钟,放松膀胱肌肉,帮助尿液顺畅排出,减轻疼痛。

4.警惕异常排尿:出现 2 种情况,立即就医

  若排尿时出现以下异常,可能是伤口水肿压迫尿道或存在其他问题,需及时就医:排尿困难:如尿液细弱、尿线分叉、排尿时需用力,或出现尿不尽感;尿液异常:如尿液呈鲜红色(提示伤口出血混入尿液)、混浊伴随异味(可能合并尿路感染),或出现血尿(尿液呈淡红色且持续不缓解)。

2025-09-26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