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护理 接种无忧

科学护理 接种无忧
作者:​李丽   单位:博罗县麻陂镇卫生院 防保科
35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守护健康的盾牌,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构建免疫屏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因此疫苗接种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接种疫苗往往伴随着许多不良反应,让家长们十分头疼,每次接种都像是经历一场战役一般,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科学护理儿童接种疫苗的相关事宜,让各位家长们能够做到接种无忧。

儿童疫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1.全身反应,主要观察小儿体温,一般在37~38℃,或伴头痛、恶心、流鼻涕等一般症状,无须特殊处理,或者给宝宝做物理降温,一般经物理降温后,宝宝的体温会恢复正常,头痛、恶心、流鼻涕等症状也会得到缓解。如果出现腹泻、腹胀、食欲差等症状,要注意饮食清淡,还需保证营养充分。如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退热剂。

2.局部反应,注射局部在接种后12~24小时出现红肿并伴疼痛,持续2~3日可自行消退;应避免挠抓、按摩等,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对个别症状较重者,可在急性期后热敷处理,在急性期即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并加剧的时期,切不可热敷,以免加重免疫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对局部进行冷敷。卡介苗等减毒活疫苗,不可用毛巾热敷,否则将会影响接种效果。

3.接种疫苗后,如在数分钟内出现晕厥,伴有心悸、面色苍白、手足发麻、全身出汗等,立即让患儿平卧休息,严重者须在医生指导下抢救治疗。此反应的发生与患儿的体质有关,只有极个别的儿童会发生。

接种前准备

1.合理饮食,在接种疫苗前的当天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可以喝些小米粥或者山药粥,而且饮食量不宜过多,防止接种疫苗时孩子出现哭闹和呕吐的现象,导致身体不适。

2.在接种疫苗的前几天观察宝宝有无发烧、感冒、腹泻等情况,若有则不能进行疫苗接种,并且也不能正在服用药物。

3.提前备好预防接种证,每次预防接种前都应携带宝宝预防接种证到指定接种点进行接种,要提前准备好,否则将无法登记和接种疫苗。

4.选择宽松衣物,接种当天给宝宝选择干净、柔软、宽松的衣服,以便更好地暴露接种部位,方便医生接种,并尽可能地减轻穿脱衣服给宝宝接种部位带来的不适。

接种后护理

1.接种疫苗后,孩子可能会出现食欲不佳、发热等症状。此时,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和喂养,接种后,应尽量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如果孩子体温过高,并伴有癫痫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2.接种后,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状态,安抚孩子情绪;注意观察有无发热、疼痛、咳嗽、呕吐等不适症状,以及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疼痛、红肿、渗液等异常反应。若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就医。

3.接种疫苗后,孩子的免疫系统处于高度敏感的状态,容易感染病菌。因此,家长应该注意保持孩子的清洁卫生,避免病菌感染。建议家长定期给孩子洗手,用肥皂清洁家居环境。

4.接种后家长要帮助宝宝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刺激。接种当天应让孩子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或精神活动,以防疲劳。之后可适量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孩子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应暂停运动,保证休息。

5.小儿接种疫苗后也容易感到不适和焦虑,家长可以通过陪伴、鼓励等方式来安慰宝宝,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