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视频终端综合征性干眼”:你的眼睛正在“脱水”吗?

警惕“视频终端综合征性干眼”:你的眼睛正在“脱水”吗?
作者:王敏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医院 眼科
3334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手机、电脑、平板等视频终端设备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办公、学习,还是娱乐休闲,我们的目光总是长时间聚焦在这些屏幕上。然而,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一种名为“视频终端综合征性干眼”的眼部疾病正悄然找上门来,威胁着我们的眼健康。

视频终端综合征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子视频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 VDT)或长时间操作其外围设备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临床综合征。VDT综合征相关性干眼即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引起的与VDT综合征相关的干眼。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分钟会眨眼15-20次,眨眼这个简单的动作就像“雨刮器”,能将泪液均匀地分布在眼球表面,保持眼睛湿润,防止角膜和结膜干燥。但当我们专注于视频终端屏幕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数会不自觉地减少到每分钟5-7次,甚至更少。泪液分泌不足,蒸发却不断加快,久而久之,眼睛就像干涸的池塘,引发干涩、刺痛、异物感、烧灼感等不适。

除了眨眼次数减少,视频终端设备的光线也是导致干眼的重要原因。屏幕发出的蓝光属于高能量可见光,长时间照射会损伤眼内结构,加速泪液蒸发,还可能影响泪腺的正常分泌功能。同时,我们使用设备时的姿势和环境也不容忽视。比如低头看手机、电脑屏幕位置过高或过低,会使眼球暴露面积增大,泪液蒸发更快;而室内空气干燥、空调环境等,也会进一步加重泪液流失。

视频终端综合征性干眼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轻度干眼可能只是让眼睛感到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会导致角膜上皮损伤,引发眼部炎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视力,增加感染其他眼部疾病的风险。例如,长期干眼引起的角膜损伤,可能导致角膜溃疡,进而引起视力下降,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

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应对视频终端综合征性干眼呢?首先,要合理控制使用视频终端设备的时间。因为VDT综合征和干眼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VDT的使用可增加干眼患病率,在VDT的使用者中,干眼的患病率为50-58.6%,其暴露时间与干眼患病率呈正相关。遵循“20-20-20”法则,即每使用屏幕20分钟,就将目光转向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注视至少20秒,让眼睛得到放松。其次,调整设备使用的姿势和环境。将电脑屏幕中心调整到与眼睛呈15-20度下视角,减少眼球暴露面积;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使用加湿器,避免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设备。此外,有意识地多眨眼,也能有效促进泪液分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饮食来保护眼睛。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以及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菠菜、坚果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增强眼睛的抗氧化能力。如果已经出现干眼症状,可以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但要注意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产品,避免对眼睛造成二次伤害。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视频终端综合征性干眼就像一个“隐形杀手”,在我们不经意间侵蚀着眼睛的健康。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让我们的眼睛始终保持明亮与健康,清晰地欣赏这个美好的世界。

2025-07-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