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不好喝水也有讲究

肾不好喝水也有讲究
作者:李芹   单位: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1794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负责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当肾功能受损时,体内的水分调节能力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水肿发生。肾脏不好的人在饮水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合理控制饮水量,选择适合的水源,保持水分平衡,才能有效减轻肾脏负担,促进健康。

1.肾脏与水的关系

1.1肾脏的水调节作用

肾脏是人体的“水工厂”,负责维持水分平衡,通过生成尿液排出水分。然而,肾功能受损时,水调节能力减弱,可能导致颜面部或下肢水肿。肾衰竭患者可出现尿量减少,水分排出减少导致体内积聚,引发水肿。肾脏不好的患者在饮水时需注意,避免过多的水分摄入对维持水平衡至关重要。

1.2饮水量的科学控制

肾脏不好时,合理控制饮水量至关重要。过多的水会增加肾脏负担,迫使其处理更多的废物和水分,从而加重肾脏滤过负担,一旦失衡,可引发水肿,还会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出现心累、呼吸困难。而饮水不足则会导致肾脏缺血影响功能,造成体内毒素和代谢废物的堆积,造成肾功能损害,这种损害若不及时纠正将不可恢复。肾病患者的饮水量应根据肾功能状态、心功能、尿量、水肿程度等个体情况来调整,不能一概而论。保持适量饮水、定期监测尿量,能够实时监测肾脏排水能力,避免发生水肿。

1.3水的种类与选择

肾脏不好的人在选择水时需注意水的成分。矿泉水含有矿物质和电解质,虽然有助于补充体内的盐分和微量元素,但对肾病患者来说,过多的钠盐摄入可能会加重水分在体内潴留,过多的钾离子摄入可能会导致高钾血症的发生,引发心脏异常跳动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肾脏不好的患者应优先选择低钠、低矿物质的水,避免摄入过多不必要的成分。无论选择哪种水,都应确保水源清洁,避免细菌和重金属污染。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健康,最好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纯净水或经过过滤的水,以减少对肾脏的潜在影响。

2.肾不好时饮水的注意事项

2.1饮水时间的安排

肾脏不好的患者在饮水时间上也需要有所讲究。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过多的水短时间积聚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若不能及时排出可引发水肿。相反,少量多次饮水能够更好地帮助肾脏维持水平衡,避免水分积聚。肾脏不好的患者可以每天分次少量饮水,最好每隔1-2小时饮水一次,这样既能够保证体内水分的补充,又避免增加肾脏负担。睡前2小时内最好避免大量饮水,以免睡眠时排尿影响睡眠质量。

2.2食物中的水分

除了饮水量之外,肾脏不好的患者还需注意食物中的水分。许多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如水果、蔬菜等。比如,西瓜、冬瓜、番茄等都是水分含量较高的食物,适量食用这些食物可以增加水分的摄入,还能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但对于严格限水的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这类食物的摄入量。同时,应注意食物中的钠含量,因为腌卤制品、调味剂中的钠盐摄入会造成水分积聚,出现水肿等问题。

2.3特殊情况的饮水调整

在肾脏疾病的不同阶段对水的控制要求不同,比如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不能自行排尿,需经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排出水分,需严格控制饮水量。此时摄入量通常需要精确计算,结合尿量、食物中的水分来控制饮水量,每天体重增加控制在1kg,且两次血液透析期间体重增加控制在5%以内。短期或长期的水分超负荷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肾衰竭患者在饮水量控制上,最好遵循医生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尿量,确保体内水分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结语

日常饮水与肾脏健康息息相关,肾脏疾病患者在饮水方面需要注意:不同肾脏功能状态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合理控制饮水量、选择合适的水源以及科学安排饮水时间,能有效减轻肾脏负担,避免加快肾脏疾病进展。定期监测尿量、听取医生建议,在保持适度的水分摄入的同时,避免水分潴留。关注肾脏健康,从每一次饮水开始,确保身体健康。

2025-07-2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