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中的紫外线(UV)是皮肤损伤的主要元凶,而儿童的皮肤比成人更薄、更敏感,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长期暴晒不仅会导致皮肤晒伤,还可能增加未来皮肤癌的风险。因此,科学防晒是儿童健康护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结合《日晒伤基层诊疗指南(2023)》及相关医学建议,为家长提供儿童防晒的实用知识,帮助孩子安全享受阳光。
一、紫外线对儿童皮肤的损害
紫外线主要分为UVA(长波紫外线)和UVB(中波紫外线)。UVB主要导致皮肤晒红、晒伤,甚至可能引发日光性皮炎;UVA则具有更强的穿透力,能够深入真皮层,加速皮肤老化,并可能增加黑色素瘤的风险。由于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他们更容易受到以下问题的影响:1.急性晒伤: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脱皮,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发热。2.长期影响:儿童时期的晒伤会显著增加成年后患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黑色素瘤)的风险。3.光敏性疾病:部分儿童可能因紫外线诱发湿疹、多形性日光疹等皮肤病。
二、儿童防晒的基本原则
根据《日晒伤基层诊疗指南(2023)》,儿童防晒应遵循“ABC原则”:
A(避免,避免暴晒):尽量减少在紫外线最强的时段(10:00~16:00)外出。
B(遮挡,物理遮挡):优先使用宽檐帽、防晒衣、太阳镜等遮挡紫外线。
C(防晒霜,防晒霜):在必要情况下使用适合儿童的防晒产品。
三、儿童防晒的实用方法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外出
尽量避免在10:00~16:00(夏季可延长至17:00)紫外线最强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阴天、雪地、水面等环境会反射紫外线,仍需做好防护。
2. 物理遮挡:作为第一道防线
宽檐帽(帽檐≥7.5cm)能遮挡面部、耳朵和颈部。
防晒衣:选择UPF(紫外线防护系数)≥40的衣物,颜色以深色、密织面料为佳。
太阳镜:选择标注UV400或100%防UVA/UVB的儿童款,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
遮阳伞:选择UPF50+的产品,并注意伞面是否具有紫外线涂层。
3. 如何正确使用儿童防晒霜?
选择原则:
物理防晒霜(含氧化锌、二氧化钛)更适合儿童,刺激性低,安全性高。
SPF≥30,PA+++是基础要求,但不必追求过高数值(如SPF50+可能增加皮肤负担)。
选择无酒精、无香料、无刺激性防腐剂的产品。
涂抹方法:
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每2小时补涂一次,游泳或出汗后需立即补涂。
用量要足(脸部约1元硬币大小,全身约30ml)。
避免涂抹在眼周,防止刺激。
4. 晒后修复:如果孩子已经晒伤
轻度晒伤(皮肤发红、轻微疼痛):
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用凉毛巾冷敷或温水淋浴(避免冰敷刺激皮肤)。
涂抹舒缓保湿霜(如含芦荟、甘油等成分)。
避免抓挠,防止感染。
中重度晒伤(起水疱、发热、头晕):
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外用激素药膏或口服止痛药。
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四、家长常见疑问解答
Q1:6个月以下的婴儿能使用防晒霜吗?
AAP(美国儿科学会)建议6个月以下婴儿尽量使用物理遮挡(如遮阳伞、婴儿车罩)防晒。
如果必须使用防晒霜,可在小面积(如手背)试用,选择纯物理防晒产品。
Q2:儿童防晒霜需要卸妆吗?
物理防晒霜(含氧化锌、二氧化钛)可用温水+婴儿沐浴露清洗。
如果防晒霜防水性强,可先用婴儿油轻轻擦拭,再清洗。
Q3:户外活动时如何补涂防晒霜?
随身携带防晒喷雾或防晒棒(注意不要喷到眼睛或吸入)。
游泳或出汗后,先用毛巾轻轻拍干,再补涂防晒霜。
Q4:儿童需要服用防晒保健品吗?
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口服保健品(如维生素C、E)能替代防晒措施。
均衡饮食(如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有助于皮肤健康,但不能直接防晒。
五、长期防晒习惯的培养
从小培养防晒意识:家长以身作则,外出时做好防护。
教育孩子识别紫外线伤害:如皮肤发红、刺痛时及时寻求帮助。
定期检查皮肤:关注孩子身上是否有异常痣或斑块,如有变化及时就医。
结语
儿童的皮肤娇嫩,紫外线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家长应 “防患于未然”,通过科学防晒降低日晒伤风险。记住:防晒不是夏季的专利,而是全年都需要坚持的护肤习惯!
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助更多家长和孩子安全享受阳光,远离日晒伤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