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石膏固定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它能帮助骨骼保持正确位置,促进愈合。然而,石膏固定的护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压疮、神经损伤,甚至血液循环障碍。因此,了解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
石膏固定后需警惕“5大信号”
在石膏固定的前几天,尤其是24-48小时内,患肢可能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但如果出现以下5种异常信号,需立即就医:
剧烈疼痛或疼痛加重:石膏固定后,轻微不适是正常的,但如果疼痛持续加重,尤其是止痛药无法缓解的情况,可能提示压迫性损伤或神经受损。
手指/脚趾肿胀、发紫、发白或发黑:血液循环受阻时,远端肢体可能因缺血而变色。如果手指/脚趾颜色异常(苍白、青紫、发黑),可能意味着石膏过紧或血管受压。
麻木、刺痛或感觉异常:神经受压时,可能出现针刺感、麻木或烧灼感,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
无法活动手指或脚趾:正常情况下,石膏固定后手指/脚趾仍可轻微活动。如果完全无法活动,可能提示石膏过紧或神经受损。
皮肤破溃、异味或石膏内瘙痒加剧:如果石膏内出现异常瘙痒、渗液、恶臭,可能提示感染或压疮形成。
特别提醒:若发现上述任一症状,应立即就医,调整石膏或采取进一步治疗,避免严重后果。
石膏固定后如何正确护理
抬高患肢,减轻肿胀:石膏固定后,患肢应高于心脏水平(如放在枕头或支架上),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肿胀。通常建议前48小时持续抬高,之后可间歇性抬高。
保持石膏干燥:石膏遇水会变软失效,因此洗澡时需用防水套保护;如果不慎弄湿,可用吹风机冷风吹干,避免热风导致石膏变形或灼伤皮肤。
避免石膏受压或撞击:不要用硬物伸入石膏内挠痒(可能损伤皮肤);睡觉时避免压迫石膏,防止变形或断裂。
观察石膏边缘皮肤:石膏边缘可能摩擦皮肤,导致红肿或破溃。可用软布或泡沫垫保护;如皮肤出现破溃、水疱或渗液,应就医处理。
适当活动未固定的关节:石膏固定期间,未被固定的关节(如手指、脚趾)应适度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
如何预防压疮和神经损伤
预防压疮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汗液、尿液等浸渍皮肤。
定期检查石膏边缘:如发现石膏松动或异常压迫,及时就医调整。
避免长时间固定同一姿势:适当调整体位,减少局部压力。
预防神经损伤
避免石膏过紧:如感觉石膏异常紧绷,应尽快就医调整。
警惕麻木、刺痛感:一旦出现神经受压症状,立即就医。
何时需要拆除或更换石膏
石膏通常需要固定4-8周,具体时间因骨折类型而异。但在以下情况,可能需要提前拆除或更换石膏:石膏松动或断裂(失去固定作用);严重肿胀消退后石膏过松(需重新塑形);石膏内出现感染或皮肤损伤(需处理伤口);X光复查显示骨折已愈合(可拆除石膏)。
拆除石膏后的康复护理
石膏拆除后,患肢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或皮肤脱屑。建议:循序渐进恢复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温水浸泡患肢,软化角质,促进血液循环;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理疗,如电疗、超声波或关节松动术。
骨折恢复期间,可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促进骨骼修复。记住:石膏固定的目的是帮助骨骼愈合,但错误的护理可能适得其反。密切关注患肢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