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女性从生育期到老年期过渡的特殊阶段,受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很多女性会出现烦躁、焦虑、失眠、情绪低落等“坏情绪”。中医认为,这多与“肝气郁结”有关——肝气不畅,情绪就难舒畅,会引发一系列身心不适。除了调整心态、规律作息,饮食调理也是疏肝解郁的温和方式,容易坚持,下面介绍4款简单易做的食疗方,适合日常调理。
一、玫瑰枸杞菊花茶
适用情况:经常胸口发闷、容易因小事发火,或眼睛干涩的更年期女性。
中医原理:玫瑰花是“疏肝解郁第一花”,能理气解郁、活血散瘀,帮助疏通肝气。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缓解激素变化导致的肝肾亏虚。菊花清肝明目、疏散风热,改善肝火旺盛引起的烦躁和眼干。三者搭配,既能疏肝又能滋阴,避免理气过度伤阴。
做法:取干玫瑰花5朵、枸杞10粒、菊花5朵,放入杯中,用85℃左右的温水冲泡。水温过高会破坏玫瑰的香气和营养。焖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每日1-2杯。
提示:玫瑰花有活血作用,月经量过多的女性经期需暂停饮用。
二、陈皮茯苓小米粥
适用情况:情绪焦虑、坐立难安,伴随食欲下降、腹胀、大便不成形的女性。中医认为“脾土能养肝气”,脾虚则肝气易郁,需健脾与疏肝同步。
中医原理: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化解脾胃湿气,避免湿气困阻肝气。茯苓健脾宁心、利水渗湿,改善脾虚引起的消化问题,缓解焦虑失眠。小米养胃安神,为脾胃提供能量,辅助肝气疏泄。
做法:提前将小米50克洗净浸泡30分钟。陈皮5克泡软后刮去白瓤,白瓤偏燥,刮去可减少对胃的刺激,然后撕成小块。茯苓15克研磨成粉,或用整块。锅中加500毫升清水,放入小米、陈皮、茯苓,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25分钟,至小米开花、粥体浓稠即可。可根据口味加少量冰糖调味。
提示:小米粥建议早餐或晚餐食用,温热时吃更利于脾胃吸收。
三、佛手山药排骨汤
适用情况: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伴随乏力、怕冷、气血不足的更年期女性。疏肝的同时需兼顾补养,避免理气耗伤气血。
中医原理:佛手疏肝理气、和中止痛,香气能醒脾开胃,缓解肝气郁结导致的情绪抑郁。山药补脾养胃、益肾固精,增强脾胃功能,补充身体所需的“元气”。排骨富含蛋白质与铁元素,改善更年期常见的气血亏虚,让情绪更稳定。
做法:排骨200克焯水去血沫。佛手10克(干品,鲜品可用20克)洗净切片。山药200克去皮切块。将排骨、佛手放入砂锅中,加足量清水,没过食材3厘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再加入山药继续炖20分钟,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每周食用1-2次。
提示:山药选择面山药,如铁棍山药,炖煮后口感更软糯,健脾效果更优。
四、合欢花蒸百合
适用情况:因情绪波动导致失眠多梦、入睡困难,或半夜易醒、醒后难以再睡的女性。
中医原理:合欢花有“安五脏、和心志”的作用,能疏肝解郁、宁心安神,适合情绪不畅引发的失眠。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缓解更年期阴虚火旺导致的心烦、失眠。二者搭配,从“疏肝”与“宁心”双管齐下,改善睡眠质量。
做法:干合欢花5克(鲜品10克)洗净。百合200克(干品需提前泡发)掰开洗净。将百合铺在碗底,撒上合欢花,放入蒸锅,水开后中火蒸15分钟,取出后可加少量蜂蜜调味,温热时加,避免破坏营养。每晚睡前1小时食用。
提示:合欢花气味清淡,若觉得味道寡淡,可搭配少量莲子同蒸,增强安神效果。
更年期“坏情绪”不是“矫情”,是身体发出的调理信号。以上食疗方都以“温和疏肝”为核心,避开了过于寒凉或燥热的食材,适合长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