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如何预防静脉血栓

乳腺癌患者如何预防静脉血栓
作者:​李小燕   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巴中医院•巴中市中心医院
149

静脉血栓是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的“隐形杀手”,根据数据统计,乳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7倍,一旦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死亡率高达20%~30%,乳腺癌治疗过程中需要手术、化疗、激素治疗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血液的凝固状态,再加上患者术后运动量减少,长时间卧床,血栓风险就会大幅提升。学习正确的预防方法,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安全打造一道防线。

认识静脉血栓:乳腺癌患者的高风险隐患分析

静脉血栓包含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常出现在下肢,表现为腿肿、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肺栓塞则会出现突然胸痛、呼吸费力、咳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乳腺癌患者的血栓风险主要来源于三方面:1. 手术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从而激活凝血系统;2. 化疗药(如紫杉醇、顺铂)会增加血液黏稠度;3. 患者因疲劳导致活动减少,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这种情况在术后第一个月、化疗期间以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尤为常见。

生活方式干预:基础预防的“日常必修”

1.科学活动防止血液“停滞”

术后早期活动也是预防血栓的要点,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做脚踝的屈伸、旋转运动,每小时1-2次,每次10分钟,术后1~2天可坐起、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缓慢行走,每日活动时间至少达30分钟。化疗期间如身体允许,应坚持每日散步,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2小时以上,乘坐交通工具时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活动以不引起明显的疼痛、气短为度。

2.合理饮食降低血液黏稠度

每日饮水量宜保持在1500~2000ml,建议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以防止因脱水导致血液黏稠。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高糖、高盐及油炸食品的摄入。此外,可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调节血脂,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但需注意,切勿盲目服用活血化瘀类保健品,以免影响治疗药物的效果。

医疗干预措施:“专业保障”针对性预防措施

1.物理预防:辅助降低血栓风险的方法与效果评估

对于术后或者活动受限的患者,医生会推荐梯度压力弹力袜,通过梯次压力来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淤积。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周期性地给下肢充气挤压,模拟肌肉收缩,改善静脉血流,特别适合卧床时使用。

2.高风险患者的药物预防选择

对存在较高血栓风险的患者(如接受过大型手术、有多种危险因素等),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药物预防。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肝素等抗凝药。此类药物务必遵医嘱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还需留意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出血倾向(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鼻出血等)、注射部位疼痛等。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如果正在服用甲氨蝶呤等化疗药物,需特别注意其与抗凝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定时监测凝血功能,确保用药安全。

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理:早期发现与应对的“关键步骤”

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应了解静脉血栓的早期识别方法,日常留意下肢是否存在不对称肿胀、疼痛、按压小腿后侧有压痛、皮肤变红发热等情况。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或突然感到胸痛、呼吸困难、咳血、晕倒等,应立即就医,通过下肢血管超声、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尽快接受治疗。此外,在治疗期间,患者还应定期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尤其是在治疗方案变更或病情变化时,要积极与医生沟通自身状况,以便及时调整预防措施,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静脉血栓的预防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的治疗安全与康复提供了重要保障。积极预防、主动监测,有助于守护生命健康,顺利完成治疗,拥抱康复的未来。

2025-09-26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