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的居家护理

慢阻肺患者的居家护理
作者:段晓曼   单位:渠县鲜渡镇卫生院
1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就像肺里藏着一个“隐形杀手”,会逐渐让患者的呼吸变得困难,活动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除了定期去医院治疗,居家护理也至关重要。其中,正确吸氧和坚持练习呼吸操是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两大“法宝”。

正确吸氧:给肺“充充电”,缓解缺氧危机

慢阻肺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气体交换能力下降,身体常常处于缺氧状态。就像手机电量不足会影响使用一样,身体缺氧会导致头晕、乏力、心慌,甚至加重心脏负担,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而居家吸氧就像给手机充电,能为身体补充“能量”,缓解缺氧带来的不适。

1.吸氧的好处知多少

减轻呼吸困难: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吸氧能直接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让呼吸更顺畅,减少气喘、胸闷的感觉。

保护重要器官:大脑、心脏等器官对缺氧非常敏感。长期缺氧会导致这些器官功能受损,而吸氧能为它们提供足够的“燃料”,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运动耐力:慢阻肺患者往往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吸氧能增加身体的耐受力,让患者可以更轻松地完成日常活动,如散步、做饭等。

2.如何正确吸氧

选择合适的氧流量:氧流量是指每分钟吸入的氧气量,单位是“升/分钟(L/min)”。慢阻肺患者吸氧的流量通常为1-2L/min,具体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误区:有人认为氧流量越高越好,这是错误的!过高的氧流量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体内二氧化碳排不出去),加重呼吸衰竭。

控制吸氧时间:建议每天吸氧15小时以上,尤其是夜间睡眠时也要持续吸氧。因为睡眠时呼吸变浅,更容易缺氧,持续吸氧能保证身体在休息时也能获得足够的氧气。

小技巧:可以使用定时器或手机闹钟提醒自己按时吸氧,避免遗漏。注意吸氧安全。远离火源:氧气能助燃,吸氧时周围5米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或易燃物品(如蚊香、蜡烛)。

保持设备清洁:定期清洗氧气管、湿化瓶(每周1-2次),防止细菌滋生,避免肺部感染。

避免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吸氧(氧流量>5L/min)可能导致氧中毒,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加重。因此,一定要按医嘱调整氧流量。

练习呼吸操:给肺“做运动”,增强呼吸肌肉力量

呼吸操是一种通过特定动作和呼吸方式,锻炼呼吸肌肉(如膈肌、肋间肌)的运动。就像健身能增强肌肉力量一样,呼吸操能提高呼吸效率,让患者用更少的力气吸入更多氧气,排出更多二氧化碳。

1.呼吸操的3大核心作用

改善通气功能: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和深度,减少呼吸死腔(气体无法到达肺泡的部分),让更多新鲜空气进入肺部,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增强呼吸肌耐力: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肌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呼吸操能像给肌肉“按摩”一样,缓解疲劳,增强耐力,减少呼吸困难。

预防肺部感染:呼吸操能促进痰液排出,减少细菌在肺部的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2.简单易学的呼吸操:每天10分钟,轻松练起来

以下是一套适合慢阻肺患者的居家呼吸操,每天练习2-3次,每次10分钟即可。

(1)腹式呼吸:激活“呼吸主力军”膈肌

动作:平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放松肩膀和腹部。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用鼻子慢慢吸气,让腹部像气球一样鼓起来(胸部尽量不动);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腹部逐渐收缩(像气球放气一样)。频率:吸气2-3秒,呼气4-6秒,重复5-10次。作用: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腹式呼吸能增强膈肌力量,提高呼吸效率。

(2)缩唇呼吸:延长呼气时间,排出更多废气

动作:用鼻子吸气(同腹式呼吸),然后撅起嘴唇(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频率:吸气2秒,呼气4秒,重复5-10次。

结语:慢阻肺管理是一场“持久战”,坚持就是胜利。从今天开始,正确吸氧、练呼吸操,为自己的健康加油吧。

2025-09-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