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一文读懂儿童口腔疱疹

带你一文读懂儿童口腔疱疹
作者:​周娟   单位:巴中市中心医院儿科
740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孩子却突然反复发烧、不吃饭、流口水,还哭闹不安,怎么安抚都不行,这无疑让炎热夏季的父母又平添几分烦躁。原来是孩子嘴里长了疱疹,这就来给大家讲讲孩子口腔疱疹的问题,顺便给大家的烦躁降降温。儿童口腔长疱疹,常见于疱疹性咽峡炎、疱疹病毒性龈口炎、手足口病、水痘,其虽然都有口腔疱疹的表现,但感染病原体、临床表现、治疗却大不相同,这就听我娓娓道来。

感染病原体与传染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EV-A71型感染,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甚至还能通过被污染的水等传播。

疱疹病毒性龈口炎:是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是通过飞沫、唾液或疱液直接接触传播,患儿及无症状者为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由柯萨奇病毒A组、B组、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及肠道病毒EV-A71型感染引起,其中重症系由肠道病毒EV-A71型感染所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其次为飞沫传播;饮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也可被感染,潜伏期2-10天,多为3-5天。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通过飞沫、接触飞沫或疱液及母婴传播,潜伏期10-21天。

临床表现与疱疹特征

1.疱疹性咽峡炎—嗓子眼里的“小火山”

往往突发高热(39℃及以上),嗓子疼得厉害像吞刀片,导致孩子不吃不喝、流口水,还哭闹不安。疱疹“专攻咽喉要塞”,集中在咽后壁、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周围,疱疹为灰白色的小疱疹,周围有一圈红晕,很快会破溃成溃疡,像个小火山,但口腔的其他地方及皮肤常没有疱疹。一般反复高热2-4天,1周左右痊愈。

2.疱疹病毒性龈口炎—满嘴“烽火连天”

往往也会有发热(38-40℃)、不吃不喝、流口水、哭闹不安表现,同时还可伴发颌下淋巴结肿痛。它的疱疹遍布整个口腔,口腔黏膜、牙龈、舌头都可出现成簇的小水泡,然后破溃成溃疡,疼痛明显,特别是牙龈肿胀、充血非常明显且一碰就容易出血,口唇及周围皮肤也可出现疱疹。发热持续3-5天,但溃疡愈合需要10-14天。

3.手足口病—手(有时候也有肘部)、足(有时候也有膝盖)、口、臀的联合行动

发热(中低热为主)或不发热,可有口腔疼痛及拒食,但流涎少见。手掌、手指侧缘或背面、足底、足趾侧缘或背面、足跟、口腔内任何位置、臀部、肘部、膝关节处等至少2处会在不同时间出现疱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或小疱疹,疱液少,不痒也不容易破溃。常1周左右痊愈。

手足口病的重症早期预警信号需要特别注意。3岁以下孩子在病程3天内出现以下症状,就需要警惕重症并立即就医。(1)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惊跳、四肢抖动、无力或瘫痪;(2)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紫、咳粉红色泡沫痰;(3)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出现花纹、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低;(4)持续头痛或喷射性呕吐;(5)血糖>8.3mmol/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109/L、乳酸≥2mmol/L。

4..水痘—“四世同堂”的全身派对

不发热或出现低-中-高热,可伴发咳嗽、乏力。皮疹形态依次经历从红斑、丘疹、壁薄透明的水疱(中央凹陷)到结痂的变化,且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出现,皮疹常呈“向心性分布”,皮疹首发并密集于躯干部及头皮,逐渐蔓延至面部、四肢、口腔,手足心较少,皮疹常伴有剧烈瘙痒,抓破后可留疤。皮疹常持续7-14天,皮疹完全结痂后痊愈。

水痘也有重症及并发症,其早期预警为:1岁以下婴儿反复高热40℃及以上,皮疹呈出血性或大疱性疱疹。并发症常见于皮疹继发细菌感染(脓疱、红肿热痛)、肺炎(反复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咯血、胸痛)、脑炎(头痛、喷射性呕吐、精神差、惊厥)等。

预防、早期识别及护理:

预防是关键:6月龄-5岁儿童可接种EV-A71疫苗预防手足口重症,1-4岁可接种水痘疫苗预防水痘。其次,针对其他病毒,可通过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与他人共用餐饮用具、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及其物品、保持室内勤通风、在流行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早期识别(尤其是重症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可根据上述疱疹位置、全身状态早期识别,当有高热不退、精神差、嗜睡、频繁呕吐、惊厥、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或苍白等重症表现时及时急诊就医。

对于轻症居家护理有要点: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采用温奶、温凉开水、温凉流质饮食喂养,避免酸、辣、烫、硬的食物;剪短指甲,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搔抓,水痘瘙痒明显者可予以炉甘石洗剂外涂。同时需要注意居家隔离及消毒,疱疹性咽峡炎常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疱疹病毒性龈口炎隔离至溃疡愈合,水痘则隔离至所有皮疹完全干燥结痂。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