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过后应该怎么护理防感染

顺产过后应该怎么护理防感染
作者:董建华   单位:山西省广灵县人民医院
114

母乳喂养是宝宝的一把保护伞,也是帮助妈妈产后迅速康复的有效方法。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仅可以解决婴儿初期的各种营养需要,而且对于大脑智能、免疫系统及社交适应能力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可以防止成人后发生过敏和慢性病;对妈妈来说,用母乳喂养不仅可以节约开支,还可以帮助子宫复旧和产后恢复,降低产后抑郁症和出血风险,还可以降低患上乳腺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母乳喂养也可以减少呼吸道等相关疾病的发生。

为婴儿提供“定制级保护”

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母乳可以通过特殊方法,保障婴儿的成长。初乳有“液体黄金”之称,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以帮助婴儿建立免疫屏障,减少腹泻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随着成长的变化,蛋白质、脂肪和乳糖的比例会根据宝宝的年龄需求进行调整,更好地帮助婴儿的肠道进行消化和吸收,减少过敏的发病率。

1.为新生儿提供“天然疫苗”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其自身免疫力还不够完善,因此,母乳是其抵御疾病最重要的屏障。母乳(出生5日内的母乳)富含极高的抗体,可在婴儿的小肠上生成一层“保护膜”,如同一张无形的面罩,阻止细菌的侵袭。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使6个月以下婴儿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减少57%,使5岁以下儿童的腹泻发病率减少31%。在妈妈与病原体接触时,乳汁会立刻“定制”目标明确的抗体,并经由乳汁将其传送至婴儿体内,这是一种“智能防御”。

2.脑部发育:母乳中隐藏的“智商密码”

乳汁中富含 DHA、胆碱等物质,为脑部神经细胞提供“建筑材料”,其在人体内的可利用性较高。研究表明,接受母乳喂养12个月以上的宝宝,其语言理解与问题解决能力有较大进步,且在青少年时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除营养外,母乳喂养时的皮肤接触、目光接触,有助于母婴间的情感连接,可以使婴儿的情绪与神经系统得到较好的发育,婴儿“吃奶”也就是最佳的“早教”。

3.为婴儿奠定肠道健康基础

母乳中“人乳低聚糖(HMOs)”被视为肠道菌群的“营养餐”,能刺激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肠道微生物既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又可以通过“肠-脑轴”对机体的免疫力及情绪调控产生作用。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具有较高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可降低成年后发生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母乳喂养为“产后康复”提供隐形助力

1.促进产妇的康复,降低产妇发病率

婴儿吸吮时,会促使妈妈分泌催产素,促使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分娩时的出血量,使子宫快速恢复至孕前大小。从长远来看,母乳喂养也可以减少母体的发病率。母乳喂养超过1年,可使乳腺癌发病率减少26%、卵巢癌发病率减少37%、远期2型糖尿病发病率减少32%;长期哺乳还可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10%-15%。

2.自然“体重管理”,同时也可以调整新陈代谢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的产妇,生完宝宝一年后更容易减肥,并且中年后患肥胖症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另外,母乳喂养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减少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虽然婴儿奶粉的生产工艺在不断改进,但无法完全模仿母乳中的物质。母乳包含1000多种活性成分,包括蛋白质、低聚糖等物质,而婴儿奶粉仅仅是模仿了基本的营养成分。而且母乳能进行“动态调整”。当婴儿患病时,乳汁中的白细胞浓度会增加;6个月后,为适应其脑部发育,母乳中的脂肪含量也会增加。母乳喂养是一种“双向互动”方式,能更好地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结论

总之,母乳喂养并非“道德绑架”,对于婴儿和妈妈而言,母乳喂养是一种健康投资。当妈妈在母乳喂养上遇到问题时,家人的支持与催乳师的帮助能促成这场“生命约定”的顺利进行。母乳喂养为宝宝从免疫系统到脑部的发育提供了“量身定制的”防护,能精准满足婴儿的需求。

2025-09-11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