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植入如何从内部攻击肿瘤

粒子植入如何从内部攻击肿瘤
作者:​覃华军 韦巧玲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介入治疗科
49

癌症对患者造成了巨大健康危害,如何高效抗癌备受关注。广大医学工作者也一直在苦苦求索,怎样才能找到一种既能够精准打击肿瘤,也能够有效保护健康组织的方法。随着现代医学的加快发展,粒子植入治疗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肿瘤治疗的前行之路。粒子植入以精准微创治疗实现了从肿瘤内部的有效攻击,让大量不适合传统手术的癌症患者看到了希望。

粒子植入治疗

所谓粒子植入治疗,是在肿瘤周围或内部植入微型放射性粒子,以低能量射线持续释放,从而将肿瘤细胞有效摧毁。这类粒子非常小,直径仅约0.8毫米,长度约4.5毫米,但具备强大的精准打击能力。与以往的肿瘤放疗相比,粒子植入如同在肿瘤内部放置了专门的“放疗源”,由内到外确保攻击更加精准、到位。该治疗方法可在最大限度保护周围健康组织的同时,以更高剂量的辐射实现对肿瘤的有效覆盖。

粒子植入工作原理

粒子植入的精髓即“精准爆破”,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特点。首先,低剂量率持续性照射。通过放射性粒子实现低能量γ射线的持续性释放,以不间断的方式对肿瘤细胞进行照射,从而有效破坏肿瘤细胞内部的DNA结构,使其逐步停止增殖并最终死亡。其次,辐射剂量快速衰减。粒子产生的辐射能力会随距离增加而快速衰减,大约在1厘米到2厘米范围内就会明显下降,这在保证肿瘤杀伤效果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对周围健康组织的辐射危害。再次,适形照射。医生在布源时可充分考虑肿瘤的三维形状,从而确保高剂量辐射区和肿瘤靶区协调一致,切实保证治疗的精准度。

粒子植入治疗的开展

粒子植入离不开不同学科之间的协调配合,具有典型的精密联动特点,主要步骤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治疗规划。医生需要使用MRI或CT、超声等,明确肿瘤的实际位置、基本外形等,并依托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精准把握最终要植入的粒子数量、分布情况及活度,才能让剂量在分布上确保最优。其次,粒子植入。得益于现代影像设备的动态引导,医生可将放射性粒子以穿刺方式植入到特定位置。根据以往经验,并参考肿瘤位置、大小等差异,植入的粒子数量可能需要数十颗乃至上百颗。再次,质量验证。完成植入后,需要通过CT对粒子分布情况进行扫描,以科学评估剂量分布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补充植入。最后,持续作用和衰减。粒子在患者体内持续释放辐射,该过程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直到其放射性衰减至无害水平为止,粒子无须取出,将永久留存体内。

粒子植入的显著优势

高精准度。辐射能量主要在肿瘤区域集中,实现了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最小辐射影响。治疗所需时间短。一般需要1到2小时即可,而且手术后恢复非常快,多数患者第二天即可正常下床。治疗的持续性。与传统放疗有明显不同,患者无须多次往返医院,粒子植入可在其体内实现24小时不间断治疗。可联合其他治疗。可与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相结合,从而确保了整体治疗成效。重复性效果突出。如果患者出现新的病灶,可以再次选择粒子植入进行治疗。

粒子植入临床应用范围

事实证明,粒子植入主要用于治疗实体肿瘤。其临床应用包括:对于前列腺癌,治疗早期病变的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与手术相媲美,但有性功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应慎用;对于头颈部肿瘤(主要包括口咽癌、口腔癌或复发性鼻咽癌等),尤其适合以往曾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对于肺癌,适用于肺转移瘤、周围型肺癌,以及因心肺功能不佳而无法手术的患者;对于胰腺癌,采用粒子植入方式治疗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延长其生存期;对于软组织肉瘤,适用于手术切除后有残留或复发的情况。除此之外,粒子植入在治疗骨转移瘤、肝癌、妇科肿瘤及乳腺癌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粒子植入在现代肿瘤治疗中成效显著,优势巨大,能更好地保障治疗效果。但在粒子植入治疗中,也需综合考虑不同患者的情况,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个体化,才能让粒子植入的价值更加凸显。

2025-09-1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