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健康的守护者:B超如何早期发现心脏病?

心脏健康的守护者:B超如何早期发现心脏病?
作者:张磊   单位: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998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它负责全身的血液循环,维持生命活动。然而,许多心脏疾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等到患者察觉到不适时,往往病情已发展到较严重的阶段。幸运的是,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检测心脏健康的方法,其中B超(超声心动图)是一项无创、安全且高效的检查方式,能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心脏病,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B超是如何检测心脏健康的?它能发现哪些心脏问题?普通人是否需要定期做心脏B超?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

一、什么是心脏B超?

心脏B超的医学名称是超声心动图,它是一种利用高频超声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像学技术。相比于X光或CT,超声检查没有辐射,可以动态观察心脏的跳动、血流情况,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心脏检查手段之一。

超声心动图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回声定位”:探头发射高频超声波,超声波穿透皮肤、肌肉等组织,到达心脏后被不同的结构反射回来,形成实时动态的影像,医生可以通过这些图像分析心脏的大小、形态、收缩功能以及血液流动情况。

二、心脏B超能发现哪些疾病?

心脏B超的检查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的心脏病变,尤其适用于早期心脏病的筛查和诊断。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可通过B超发现的心脏疾病:

1.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甚至在胎儿时期(胎儿心脏超声)就能发现异常,为早期治疗提供机会。

2.心脏瓣膜病。心脏有四个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等),负责控制血液单向流动。如果瓣膜发生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B超可以清楚地观察瓣膜的活动情况,评估病变的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冠心病(心肌缺血)。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胸闷、心绞痛等症状。超声心动图可以间接发现心肌供血异常的迹象,如局部心肌收缩异常,但更精确的检查通常需要结合负荷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

4.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当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心脏B超可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这是一项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LVEF低于正常范围,说明心脏功能受损,需要积极干预。

5.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类影响心脏肌肉功能的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肌的厚度、运动情况,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类型,指导治疗方案。

三、哪些人需要做心脏B超?

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定期做心脏B超,但以下人群属于心脏病高风险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

有心脏病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有心脏病,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遗传性疾病,应定期筛查。

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肥厚、心力衰竭,B超可以监测心脏受损情况。

胸闷、心悸、气短、晕厥等症状者。这些症状可能与心脏病相关,B超有助于排查原因。

心电图异常者。如果常规心电图显示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做B超检查。

孕妇(胎儿心脏筛查)。孕中期(22~26周)可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筛查先天性心脏病。

四、心脏B超检查时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前不需要空腹,也不需要特殊准备,但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心率稳定性。

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生调整体位,一般采取仰卧或侧卧位,以便获得更清晰的心脏影像。

如果做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需空腹6小时,因为探头需通过食道进入,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心脏结构(通常用于复杂心脏病的精细评估)。

五、总结:心脏B超是早期发现心脏病的利器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无辐射、高效的心脏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评估心脏结构、瓣膜功能、血流情况等,对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23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