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嘎嘣脆”?这份科学护骨指南请收好

骨头“嘎嘣脆”?这份科学护骨指南请收好
作者:马金芳 亚莉娜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85

“年纪大了骨头就脆”并非自然规律,而是骨骼健康的“求救信号”。以下这份指南,教你科学预防骨质疏松,让骨骼“老得慢、硬一点”。

骨质疏松为啥盯上你

骨骼像“骨量存钱罐”:30岁前骨量增长,30岁后开始流失,女性绝经后、男性65岁后流失加速。若年轻时储备不足、后期补充不够,骨头易变“空心”,稍摔即骨折。

高危人群包括:绝经后女性及65岁以上老人;常年宅家、缺乏运动、饮食挑食者;吸烟、酗酒、嗜浓茶咖啡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如治哮喘、风湿的药物)者。

补钙你补对了吗

每日补钙量——成年人:1000毫克(约3盒200ml牛奶)。50岁以上、绝经后女性:1200毫克。

高效补钙食物——牛奶/酸奶:1盒200ml牛奶约含200毫克钙,酸奶含钙量相近且助消化;豆制品:北豆腐(老豆腐)最优,100克约138毫克钙,豆浆含钙少,不适合补钙;深绿色蔬菜:菠菜、芥菜等100克约150毫克钙,菠菜需焯水去草酸;小鱼干/芝麻:小鱼干连骨吃,100克约220毫克钙;10克芝麻粉约20毫克钙。

补钙误区:骨头汤:1碗仅含约10毫克钙,且富含脂肪和嘌呤,补钙无效;过量吃钙片:每日超2000毫克可能引发结石,建议随餐吃、分次补(如早晚各500毫克)。

补维生素D:让钙“搬进”骨头里

维生素D是钙的“搬运工”,缺它钙会随尿液流失。

维生素D来源——晒太阳:上午10点-下午3点,晒手、臂、腿15-20分钟(隔玻璃无效),每周3次即可,肤色深者需延长时间;食物:100克三文鱼约含200IU维生素D,动物肝脏、蛋黄也可补充(成年人每日需800-1000IU);补剂:常年晒不到太阳者,可补维生素D3,每日400-800IU,随午餐吃(脂肪助吸收)。

如何判断缺乏——查医院“25-羟基维生素D”,低于20ng/ml即缺乏,需遵医嘱加量补充。

这些营养素帮骨头“加固”

蛋白质:是骨骼“框架”(胶原蛋白)。老人每日需1.2克/公斤体重(如60公斤老人需72克,约200克瘦肉+1个鸡蛋+1杯牛奶);

镁和钾:调节钙吸收、减少流失。镁来自坚果、全谷物;钾来自香蕉、牛油果、焯水菠菜;

少盐:每日盐不超5克(约1啤酒瓶盖),否则钙易从尿液排出。

让骨头“变强壮”的秘诀

负重运动:刺激骨量增长,快走、慢跑、爬楼梯等,每周5次,每次30分钟;举哑铃、阻力带训练,每周2次,练手臂、腰背肌肉。

平衡训练:防跌倒每日单脚站立30秒(可扶椅)或走直线,能降低50%骨折风险。注意:老人避免弯腰搬重物、长时间蹲坐及突然剧烈运动。

生活习惯:别给骨头“雪上加霜”

戒烟限酒:吸烟使骨量每年多流失1%;日饮酒超2两,骨折风险翻倍;少喝浓茶咖啡:每日不超3杯(每杯200ml),否则影响钙吸收;睡好觉:每日7-8小时睡眠,熬夜会影响骨骼修复。

不同年龄层的重点预防策略

20-30岁(储钙黄金期):多喝牛奶、多做跑跳类运动,多存骨量;

40-50岁(防加速流失):每年查双能X线骨密度,补够钙和维生素D;

50岁以上(高危人群):绝经女性查雌激素;家中装扶手、防滑垫,防跌倒优先于补钙。

常见问题答疑

钙片怎么选?→碳酸钙(性价比高,饭后吃)或柠檬酸钙(胃不好者空腹可吃)。

骨质疏松能逆转吗?→早期(骨量减少)可通过饮食、运动改善;中晚期需药物治疗防恶化。

小孩需要补钙吗?→每日500ml牛奶+均衡饮食即可,过量可能影响长高。

结语

护骨藏在日常:一杯牛奶、一次散步、一顿营养餐,都是在“存骨本”。中老年人别等骨折才行动,现在开始,让骨头更硬朗。

口诀:补钙要趁早,牛奶不能少;太阳晒起来,运动别偷懒;烟酒要远离,饮食多均衡;骨头硬邦邦,晚年乐逍遥。

2025-10-17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