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者的居家护理

肺炎患者的居家护理
作者:杨双菊   单位:巴中市中心医院
605

随着人口老龄化、空气污染,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肺炎的发病率在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肺炎患者的主要方式以药物为主,但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了解,使其易出现乱用药物的情况,因此患者用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护理在肺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尤为重要。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肺炎护理相关知识。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通风换气

(1)每2~3小时开窗通风10~15分钟,让新鲜空气涌入房间,将房间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带走,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概率;同时,患者也要做好室内卫生及清洁,必要情况下用消毒水擦拭地面及家具表面,杀死表面残留细菌。

(2)患者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不要受凉也不要出汗;同时,患者不要接触香烟等有刺激性的气体,让室内空气保持清新,这样才能有利于呼吸道黏膜的恢复。

2. 保证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免疫系统得到恢复,患者平时应该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为8-10小时,尽量不要让自己过于劳累;此外,患者在晚睡之前可以做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听一些比较轻松的音乐、看看书或者泡泡脚等,以放松身心,从而提高其入睡速度。

3. 外出注意事项

(1)患者尽量不去人多、通风不良的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如有必要外出(如就诊),一定要正确佩戴医用口罩,进而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2)患者在外出后、饭前便后都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避免细菌从口鼻进入体内,进而降低感染风险。

4. 科学饮食

(1)肺炎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类、豆制品、瘦肉等;并且每天要吃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提高自身免疫力。

(2)平时要多喝温水(一般1500-2000ml/天),因为温水能保持呼吸道湿润,减轻咽喉、气管的刺激感,从而缓解其咳嗽;同时,温水也有利于气道内痰液稀释,使其更容易排出体外,从而改善其喘息、憋闷等症状。

5. 体温管理

(1)患者应每天早晚定时测量体温,一旦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头痛等症状,需要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2)如果体温低热且精神状态好,患者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如多喝温水、减少衣物、适当开窗通风、用温水擦拭腋窝、额头、四肢等,但应避免用酒精擦浴或冰水浴,以免加重身体不适。

(3)若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明显不适,需要按照医嘱服用退热药,并在用药后密切观察体温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4)如果患者存在热性惊厥病史,家属需要密切观察并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一旦出现体温过高、抽搐、意识障碍等,应及时送医。

6. 排痰护理

(1)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室内温湿度,必要时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过于干燥,维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减少干咳和咽喉不适。

(2)肺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并密切观察自己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咳血及紫绀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

(3)如果患者出现咳痰困难,家属可将五指并拢呈杯状手,用腕力轻轻拍打其胸背部,但应避开患者的脊柱和肾区。

(4)若患者咳嗽持续超过4周或伴随其他特殊症状,如持续发热、食欲下降、声音嘶哑等,应及时到医院复诊,查明原因,避免延误病情。

总而言之,肺炎患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部分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正确了解,存在不遵医嘱用药的情况,从而影响治疗依从性。而肺炎患者的康复不仅依赖于药物治疗,科学有效的日常护理同样举足轻重,只有将药物治疗与科学护理相结合,才能加速肺炎患者的恢复。因此,患者及家属应重视各个护理环节,积极配合医生及护理人员的指导,从而加速身体的恢复。

2025-07-22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