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物质资源愈发充裕,工作与生活愈发便利高效,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态势,当下国内该病发生率约为15%至20%,而饮食管理则是治疗该病的关键一步,下文将为“糖”妈妈制定科学饮食方案,保障孕期安全。
孕期应该吃什么?
1.碳水化合物
饮食规划时,建议碳水供能占总能量50%至60%,日摄入不少于150g,为利于妊娠期血糖平稳,宜优先挑选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薯类,像燕麦、糙米、红薯,少食精细面食与米饭。
2.脂肪
脂肪提供的能量宜占总能量摄入的25%至30%。适当限制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红肉类、椰奶、全脂奶制品等,糖尿病孕妇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应超过总摄入能量的7%;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山茶油等)应占脂肪供能的1/3以上。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故糖尿病孕妇应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鲱鱼、凤尾鱼等,含有较多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胎儿大脑和视网膜功能发育有益,每周最好食用2-3次。
3.蛋白质
日常饮食里,蛋白质供能占比以15%至20%为宜,优先选择优质蛋白,不主张用高蛋白饮食方式减重;适度增加大豆蛋白在总蛋白的占比,可发挥降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及抗氧化的功效。如果孕妇同时患有糖尿病肾病,应特别注意蛋白质的日摄入量,严格依据个人体重(每千克摄入0.6—0.8g)计算。
4.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为不产能量的多糖类物质,如水果果胶、海藻藻胶及部分豆类胍胶、魔芋粉等,能对餐后血糖起到调节作用,优化糖耐量状况,并有效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以25 - 30g为宜,可多选用燕麦、荞麦等粗杂粮及新鲜果蔬、藻类等。
5.其他营养素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保证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充足,尤其要注重叶酸等B族维生素、钙、镁、铁、碘等元素的摄取。若饮食无法满足需求,必要时应按医嘱补充铁剂、钙剂,或选用适宜孕期的多种微量营养素复合制剂,以维持机体营养平衡。
孕期应该怎么吃?
1.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孕早期,孕妇每日总能量摄入应不少于1500kcal,需补充叶酸,常吃富含铁的食物,并选用加碘盐;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妇应适当增加能量的摄入量,一般每日增加200kcal较为适宜;自孕中期开始,每日应至少摄入250-500g奶制品,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孕中期每日增加共计50g,孕晚期再增加75g左右。孕晚期每日总能量摄入不低于1800kcal。对于身材特殊(过矮或过高)及多胎妊娠的孕妇,需依据具体情况调整能量摄入。
2.采用食物交换份法计算饮食量
食物交换份法是孕期比较科学的饮食摄入量计算方式,根据食物的来源、性质及其所含营养成分比例进行分类(四大类:肉蛋、果蔬、谷薯和油脂),同类的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相似,每份食物重量不同,但都提供90Kcal的热量。孕妇每天需要的食物份数=每天所需总能量÷90Kcal。同类食物可依“份”互换,营养价值基本相近,例如,25克通心粉能替代35克馒头,二者热量均是90kcal,同属谷薯类,营养构成相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掌握该方法后,既能精准把控食物的质量与数量,又能兼顾个人口味偏好。
3.少量多餐饮食原则
日常膳食需秉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的原则。少食多餐可避免餐后高血糖和饥饿性酮症。膳食模式的一致性很重要,推荐三顿正餐,三顿加餐。孕妇加餐可避免过度饥饿及下餐的过多进食。一般来说,早餐摄入的能量占比为10% 至15%,午餐和晚餐均为30%,上午加餐、下午加餐、睡前加餐均占5% 至10%。
4.合理进餐顺序
孕妇在整个孕期都应依照科学合理的用餐顺序,进食时,应先食用蔬菜、然后再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最后是碳水化合物,这一做法可以有效延缓孕妇的血糖上升,利于血糖控制稳定。
总而言之,“糖”妈妈应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既满足母婴对营养的需求,又避免妊娠期糖脂代谢紊乱,以降低母婴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概率,最大程度促进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