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反复发生,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品质,而且会逐步恶化。而脱敏疗法(AIT)是当前仅有的一种“斩草除根”的方法,它是将患者逐渐暴露于致敏源中,使其“适应”致敏源,形成一种免疫耐受状态,从而缓解症状,阻断疾病进程(如防止其向哮喘转化),乃至防止新过敏反应的出现。当前临床常使用皮下脱敏治疗,那么,对于皮下脱敏如何进行?又如何护理?本文为您简单科普。
一、什么是皮下脱敏治疗?
皮下脱敏是将致敏源按一定时间间隔给药,从低剂量逐步增加致敏源的剂量及浓度,让患者多次暴露于致敏源,以增强其对致敏源的耐受能力。临床上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初始处理期,二是维护期。整个治疗周期为3~5年,初始期为1周,每周1次;在维护期,每次注射间隔为4到6个星期。通常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疗效。
皮下脱敏治疗的优势:
对病因进行脱敏疗法,可以减轻或停止对症处理,并降低吸入性激素的使用;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品质,防止新的变应原的产生,防止由变应性鼻炎向哮喘转化,防止病情恶化。经过脱敏治疗后的效果是可以维持很长时间的。
适应人群: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都是通过对具体变应原(例如:尘螨)有明显的应答。如果满足下列任一指征,且无禁忌,则可采用脱敏疗法:
①因过敏而与致敏源有近距离接触而又不能回避致敏源的患者;
②过敏反应性病症为一种或几种致敏性物质所致的患者;
③过敏反应性病症经治疗后,经抗组胺、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其临床表现未见好转;
④不愿继续服药或长时间服药的患者;
⑤对产生副作用的患者进行药品处理。
二、皮下脱敏治疗的注意要点
2.1治疗前
①长期护理原则:
平时要尽可能地避开这些致敏源。如因某些原因(如出差、患病等)而不得不暂停就医,一定要事先与变态反应科医师联络。
②治疗前一天的准备工作:
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能熬夜,也不能太累。在过敏反应的前一天晚上以及在注射前一天24个小时之内,尽量不吃或少吃一些蛋白质类的东西,如肉类、蛋类、奶类、海鲜类、坚果类等。特别情况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如有发烧,咳嗽,气喘等症状,或最近注射过免疫等。
③治疗当天
吃早餐: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进食蛋白质高的食物即可。
物品准备:一定要带上呼吸阀式流量计,在注入之前和之后都要进行检测。
不剧烈运动:在打疫苗之前30分钟内尽量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还要注意情绪稳定(心率正常、不出汗),如果有晕车症状,可以在接种疫苗之前及时去卫生间。
服用药物:在进行疫苗接种前30分钟一定要口服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父母陪伴:孩子来做脱敏处理时,一定要有父母陪伴。
3.2治疗中
①注射后观察30分钟:
留在观察区:打完针后30分钟内不得出留观区,包括上厕所、交费等,在得到医护人员的检查和检查后,没有任何副作用,没有任何问题,不得擅自离去。
保持安静:不能奔跑,不能玩耍,也不能大声哭泣,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让孩子分心的玩具或图画书。
②观察注射反应
由于是“控释”,所以在注射处会有一些红、痒、有小的结节,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可以使用外用的激素软膏进行冷敷,也可以进行冷敷。同时,将肿胀的大小量一量,并告诉医护人员。注意患者的身体有无皮疹,咳嗽,气喘等症状。如果出现系统性的病症,要马上告知医护人员。
3.3治疗后护理
①日常活动
不要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球等。注射疫苗后24个小时之内,避免前往有粉尘聚集的场所。此外,注射当天也不可泡温泉,洗澡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若出现系统性的不良反应,最好不要洗热水澡。
②生活护理
注射后24小时内尽量不要吃高蛋白食物,如肉类、蛋类、奶类、海鲜、坚果类等。禁止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保持居家环境的稳定,在进行疫苗接种的这一天尽量不要进行家庭大清扫,也不要随意更换居住地。
三、结语
皮下脱敏治疗是一场需要耐心与坚持的‘持久战’。日常做好细致护理、积极配合整个治疗过程,就能帮助身体逐步建立对过敏原的耐受,最终安全、有效地战胜过敏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