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其病理学改变主要是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
慢阻肺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研究显示,中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人。慢阻肺的非药物治疗和居家护理是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非药物治疗的具体措施如下:
1 戒烟:戒烟是所有还在吸烟的慢阻肺患者关键干预措施,行为干预联合药物管理是戒烟的有效方法,简要的个性化咨询,尼古丁替代或其他戒烟药物及随访可以提高戒烟率。
2 氧疗:氧疗可纠正低氧血症,出院时根据医生评估动脉血气或氧饱和度判断是否需要长期氧疗。
3 无创通气:慢阻肺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夜晚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明确适应症之一。
4 呼吸康复:包含运动、教育、营养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综合干预的呼吸康复手段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减轻症状,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5 接种疫苗 流感、肺炎链球菌、百日咳、百白破及新冠等疫苗。每年一次(秋季)注射流感疫苗;每5年注射一次肺炎链球菌疫苗。
6 营养和心理支持:控制体重,摄入优质蛋白质、脂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减轻心理症状造成的痛苦。
7 共病监测:以心血管疾病合并症最为常见。
8 运动康复: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耐力和体力,增强呼吸机的功能。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运动的时间避免高温和寒冷时段,夏季气温较高,最佳时间段:清晨6点至9点或者傍晚5点至7点;冬季气候较低,最佳时间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
居家护理的方法有:
1 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3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患者接触过敏源,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定期打扫房间,更换床单被罩。
2 饮食调理:给于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等。鼓励患者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饱,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3 心理关怀:慢阻肺患者由于患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4 规范用药与随访:患者应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计量。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5 正确使用吸入剂。 常用装置的使用:①压力定量吸入器(pMDIs)———传统pMDI(万托林、普米克令舒)、其他气雾剂(倍择瑞、泰尔畅)。②干粉剂吸入器(DPls)———都保(信必可)、易纳器、(全再乐、欧乐欣)、准纳器(舒利迭)、吸乐/希好(思力华、速乐)、比斯海乐(恩卓润、杰润)。③软雾剂(SMI)———能倍乐。
吸入剂的正确使用能使药物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错误的使用方法会影响吸收,达不到理想的治疗作用。
6 家庭氧疗
家庭氧疗有:长期氧疗、夜间氧疗、移动氧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氧疗方式在家庭氧疗过程中,需观察患者原有疲劳、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症状是否改善,心率是否恢复至基础水平,以及外周血SpO2是否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非药物治疗和居家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慢阻肺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让患者的生活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