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指南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指南
作者:张媛媛   单位:松潘县人民医院
16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护理质量密切相关,这份详细的指南为照护者及患者本人提供全方位、可操作的护理知识和技巧。

疾病认知与监测认识:COPD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核心症状包括气喘、慢性咳嗽(常伴黏痰)及日常活动困难。该病虽不可彻底痊愈但可控性高,良好的护理和习惯管理可大幅度延缓疾病恶化,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监测:详细记录咳嗽频次与特征(干咳或痰咳)、痰液状况(色、质、量)、呼吸困难出现的具体时刻(如静息时、散步中、登梯时);持续跟踪是否有口唇发青(紫绀)、双腿浮肿、指端杵状膨大或不明原因导致体重下降的表现;定时测量早晚体温,用家用指脉氧仪追踪血氧饱和度(SpO₂)和静息心率。

呼吸道的守护1.科学的排痰技巧

有效咳嗽训练:缓慢深吸后短暂屏息,分次短促有力咳嗽,避免费力深咳,建议餐前或雾化后练习。

体位引流配合胸部叩击:按照医护人员指导,采用不同姿势引流肺内痰液,辅以空心掌拍击背部(清晨餐前为宜)。

简易排痰工具运用:学习使用手持振动排痰装置促进痰液松动,助于痰液排出。

2.吸入技巧精准掌握

吸入装置正确使用:每次复诊让医生或护士核查吸入技巧准确性,如漱口、按压时机、吸入方式。

口腔卫生护理:吸入激素类药剂后必须深度漱口,以避免声音嘶哑与真菌感染。

3.家庭氧疗执行规范

持续供氧保证:严格按要求使用制氧设备,氧流量与每日时长需遵医嘱。

安全用氧常识:供氧时5米内禁明火、吸烟,制氧设备周围保持空气畅通,房间内温度不宜过高;湿化瓶内水位每日检查更换。

呼吸功能康复锻炼1.高效的呼吸模式

缩唇式呼气法:缩唇如吹蜡烛样匀速缓慢呼气,吸气2秒,呼气4-6秒,每日练习数次,每次5分钟。

腹式呼吸法:通过放松身体,专注腹部起伏,用鼻子缓慢吸气使腹部鼓起,再缓慢呼气收缩腹部,保持呼吸节奏均匀,避免胸腔过度起伏,日常行走也可练习腹式呼吸,每日练习3-4次,每次5-10分钟。

2.体能训练

有氧锻炼:每天以步行速度缓慢散步,可分成3-5段;或在固定自行车上练习,时间20-30分钟,同时注意控制强度。

肌力维持训练:使用简易弹力带进行上肢锻炼,包括弯举和平举;同时进行坐姿交替抬腿,每次保持5秒,逐步增加训练强度。

日常活动优化:应用节能呼吸技巧,做家务时配合呼吸节奏(如擦桌子时呼气),避免屏气;提重物时先吸气,抬起时呼气。

3.能量保存技巧

优先选择坐姿进行穿衣和备餐活动;在淋浴间增设小凳,并使用长柄工具以减少弯腰动作;购物时使用手拉车或选择线上代送服务;将物品存放于常用区域,以省去不必要的翻找动作。

用药规范

常备:紧急缓解药(支气管舒张剂),随身携带沙丁胺醇急救气雾剂;持续控制药(联合吸入药),每日坚持使用如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等吸入药物;抗生素与激素储备,应清楚了解急性加重期处方药如左氧氟沙片或泼尼松的用法。

定时:标记清晰的分类药盒(早中晚、周分段);手机设置早晚固定闹钟提示用药;家属每周核对药品余量,提前准备补充。

饮食科学选择:餐食涵盖鱼类、去皮禽肉、豆制品及蛋类;减少动物油脂的使用,优先选择亚麻籽油;避免摄入易引起肠道胀气的蔬菜,如豆类和卷心菜。

进餐:遵循少吃多餐原则(每日5-6餐),每次进食至六分饱即可,餐间可适量补充蛋白质、饼干或坚果作为加餐;进食时需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次以上),并建议餐中休息1分钟,日常及时小口饮水。

心理建设通过分享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引导患者学会情绪管理,遇到困扰或情绪波动时,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保持平和的心态;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生活环境床铺应远离风口,将床头抬高20°有助于减轻夜间呼吸压力。尽量减少室内的高低差,并清除活动路径中的所有障碍物。在床边安装安全扶手,并在卫生间铺设防滑地板垫。常用物品应放置在无需弯腰即可轻松取用的位置。

结语

通过全面、细致的日常照护管理,老年COPD患者完全有可能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保持生活独立性并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

2025-08-1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