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病人内瘘自我保护指南

透析病人内瘘自我保护指南
作者:​周洪霞   单位:米易县人民医院
481

对于透析病人来说,内瘘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生命线”,它是在手术中将动静脉进行连接后形成的血管通路,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稳定的血液流动通道。内瘘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内瘘的自我保护,可提高透析效果,延续患者的生存时间。

指南一:学会日常观察,及时发现异常

1.看外观:仔细观察内瘘所在手臂的皮肤情况,正常情况下,内瘘周围皮肤应与其他部位皮肤颜色一致,无明显红肿、破损、渗液、皮疹等情况,如果发现内瘘处的皮肤发红、发紫,或者出现明显的肿胀,皮肤表面有破溃、流脓,甚至出现异常的皮疹、瘙痒等情况,可能是感染或其他问题的信号,要给予重视。

2.摸震颤:用手指轻轻触摸内瘘吻合口处,位置大多在手腕附近,以能够感觉到类似水流震动的“震颤感”来判断内瘘的通畅情况。触摸时力度要轻柔,不要用力按压,正常的震颤应均匀、持续存在,如果感觉震颤明显减弱、消失,或者震颤的范围变小、位置改变,说明内瘘可能出现堵塞或狭窄,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听杂音:将耳朵贴近内瘘吻合口处,如果能听到持续的“沙沙”样杂音,说明内瘘通畅,听杂音时要保持环境安静,以便清晰判断,如果杂音变得微弱、消失,或者出现异常的高调杂音、杂音中断等情况,可能提示内瘘存在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指南二:做好清洁护理,预防感染

1.日常清洁:在非透析日,患者可以正常清洗内瘘所在的手臂,使用温和的肥皂或沐浴露清洗,用温水轻轻擦拭,不要用力揉搓内瘘部位;清洗后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擦干,保持皮肤干燥。需要注意的是,在内瘘周围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或药膏,以免损伤皮肤。

2.透析前后清洁:透析前1天,要彻底清洗内瘘手臂,特别是内瘘周围皮肤,去除污垢和油脂;透析当日,到达医院后,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内瘘部位的消毒,不要触摸消毒后的区域,以免滋生细菌;透析结束后,穿刺部位的敷料要保持清洁干燥,24小时内不要取下敷料,避免接触水,如果敷料被浸湿或污染,要及时更换,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使用无菌纱布和碘伏进行消毒。

指南三:合理运动,防止内瘘损伤

1.适宜运动:透析患者在进行内瘘保护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选择对上肢压力较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这些运动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并且不会给内瘘造成明显的负担,运动时要控制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以身体不感到疲劳为宜,不要过度运动。

2.禁忌运动:在内瘘的限制下,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合患者,避免进行提重物、举哑铃、拉单杠、用力甩手臂等内瘘侧手臂的剧烈运动,这些运动可能会导致内瘘血管破裂、吻合口撕裂,甚至引起内瘘血栓形成。此外,不要长时间弯曲、受压内瘘侧手臂,睡觉时不要压迫内瘘侧手臂,穿衣服时不要穿过紧的衣袖,避免内瘘部位受到挤压,影响血液流通。

指南四:注意睡眠和保暖,维持内瘘良好状态

1.睡眠保护:睡觉时尽量采取仰卧位或健侧卧位,避免俯卧位或压迫内瘘侧手臂,如果习惯侧睡,要把内瘘侧手臂放在身体外侧,或在手臂下方垫一个柔软的枕头,避免手臂受到挤压。睡眠过程中,不要无意识地揉搓、按压内瘘部位,防止内瘘受损,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实现对内瘘的保护。

2.注意保暖:内瘘部位的血管对温度比较敏感,寒冷刺激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流通,甚至诱发血栓形成,所以要重视保暖,尤其是在夏天的空调房中或寒冷的冬季,要注意做好内瘘侧手臂的保暖工作,佩戴宽松、柔软的手套,选择长袖衣物,避免内瘘部位暴露在寒冷空气中;冬季外出时要注意内瘘手臂的保暖,可通过暖手宝进行保温,但不要与内瘘部位紧贴,以免造成压迫,引起不必要的烫伤。

2025-09-09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