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膝”关:中西医结合远离前交叉韧带损伤

守护“膝”关:中西医结合远离前交叉韧带损伤
作者:孙玉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
5802

在充满活力的运动场上,或是日常不经意的动作间,一种名为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疾病悄然威胁着人们的膝关节健康。它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杀手”,一旦发作,不仅带来剧烈疼痛,更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运动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攻克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成为守护膝关节健康的有力武器。

一、认识前交叉韧带损伤

1.解剖位置与功能

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内部,连接股骨和胫骨,像一根坚韧的绳索稳定着关节,防止胫骨过度向前移位,是维持膝关节动态稳定的关键结构。当我们奔跑、跳跃、急停时,它都承受着巨大的张力。其独特的螺旋状纤维排列方式赋予了它在多方向上的抗牵拉性能,确保了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对膝关节的有效保护。

2.常见原因

多由剧烈运动中的扭转、碰撞等外伤导致,如篮球运动员变向过人、足球守门员扑救时的突然发力;也有部分因慢性劳损积累而成,长期重复性的蹲起动作也可能逐渐削弱韧带强度。此外,年龄增长导致的组织退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老年人由于胶原蛋白流失,韧带弹性下降,更容易受到损伤。

3.典型症状

受伤瞬间常听到“啪”的一声脆响,随后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走路不稳甚至无法承重,还可能伴有关节积血。若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发展成慢性不稳,增加半月板撕裂、软骨磨损等并发症风险。有些患者还会感觉到关节内有异物感或者打软腿的现象,这些都是前交叉韧带功能障碍的表现。

二、西医诊断与治疗手段

1.精准检查

医生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如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来判断韧带完整性;借助MRI(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韧带断裂的部位和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时候还会采用CT扫描来评估伴随的其他骨骼损伤情况,确保全面了解病情。

2.手术治疗

对于完全断裂或严重松弛的患者,关节镜下重建术是主流选择。取自体腘绳肌腱或异体肌腱作为移植物,精确修复受损韧带,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术后配合支具固定和康复训练计划,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现代微创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

3.药物治疗辅助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促进软组织修复;必要时注射玻璃酸钠润滑关节腔,减少摩擦损伤。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个性化的药物处方,包括止痛药、消肿药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中医特色疗法助力康复

1.中药内服外用

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早期以活血化瘀为主,选用桃仁、红花、川芎等草药煎汤服用;后期侧重补肝肾、强筋骨,可配合膏药外敷患处,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水肿。常用的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加减,具有显著的疗效。还可以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利用药物蒸汽渗透皮肤深层,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2.针灸推拿调理

针刺特定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血海等,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镇痛;推拿手法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关节周围肌肉紧张状态,增强本体感觉反馈。专业的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调整针刺深度和角度,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传统功法锻炼

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太极拳中的云手式等动作,强调缓慢均匀呼吸配合肢体运动,既能锻炼下肢肌肉群,又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预防再次受伤。这些古老的健身方法蕴含着深厚的智慧,能够帮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更好地恢复身体机能。

四、康复期训练要点

遵循“无痛原则”,从被动屈伸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抗阻练习,最后进行功能性动作模拟,如上下楼梯、单腿站立平衡训练,循序渐进提升患肢功能。每个阶段的训练强度和频率都需要严格控制,避免过度负荷造成二次伤害。

总之,前交叉韧带损伤虽棘手,但通过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精心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重拾健康双腿。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并在医生指导下耐心进行康复训练。让我们携手共进,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守护好每一双珍贵的膝盖!

2025-08-08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