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瑞  单位:成都京东方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1
847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每耽误一分钟,患者的心肌细胞就会因缺血而大量坏死。医学上把发病后的90分钟称为“黄金90分钟”,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有效救治,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心肌损伤,挽救生命。那么,从患者入院到完成介入手术,医护人员是如何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的呢?

第一步:快速识别与紧急送医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胸痛、胸闷、压迫感,疼痛可能向左肩、背部或下颌放射,同时伴随冷汗、恶心、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或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而不是自行驾车或拖延时间。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能第一时间进行心电图检查,并给予初步治疗,比如服用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以延缓病情恶化。

在救护车到达医院前,急诊科会提前接到通知,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到达后无需排队,直接进入抢救流程。这一阶段的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为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越长,坏死范围就越大,后续恢复的难度也越高。因此,公众提高对心肌梗死症状的认知,并迅速采取行动,是“黄金90分钟”成功的关键一步。

第二步:急诊科的快速评估与确诊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医护人员会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血氧),并迅速完成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它能显示心脏是否存在缺血或坏死。如果心电图显示典型的“ST段抬高”,即可初步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这是最危险的一种心肌梗死类型,必须尽快进行介入治疗。

除了心电图,医生还会抽血检测心肌酶(如肌钙蛋白),但这些结果通常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出来,因此在高度怀疑心肌梗死的情况下,不会等待化验结果,而是直接启动后续治疗流程。同时,护士会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这一阶段的护理重点在于快速、准确,确保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进入下一治疗环节。

第三步:导管室准备与介入手术

一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医院会立即启动导管室,准备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也就是俗称的“放支架”。导管室的团队包括心内科医生、护士和技师,他们会提前做好手术器械、造影设备和药物的准备,确保患者到达后能立即开始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患者手腕或大腿的血管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找到堵塞的冠状动脉,然后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并植入支架,使血流恢复通畅。整个手术通常只需30~60分钟,但它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血管重新开通后,患者胸痛会迅速缓解,心肌供血得到改善,从而大幅降低死亡风险和远期并发症。

护理团队在手术中负责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操作,并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心律失常或血压骤降。术后,患者会被转入心脏监护病房(CCU),继续密切观察,确保病情稳定。

第四步:术后监护与康复指导

手术成功只是救治的第一步,术后的监护同样重要。在CCU,护士会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等指标,观察有无再发胸痛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同时,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比如加强抗凝、降脂、控制血压和血糖,以预防血管再次堵塞。

除了医疗护理,康复指导也是关键环节。护士会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比如如何正确服药、饮食调整(低盐低脂)、适度运动以及戒烟限酒等。心理支持也很重要,因为许多患者经历心肌梗死后会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影响恢复。医护人员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并安排后续的心脏康复计划,帮助其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黄金90分钟”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核心原则,从症状识别到完成手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高效衔接。公众应牢记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一旦怀疑发病,务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则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诊断和介入手术,为患者争取最大生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